韶关:解锁“四下基层”的正确打开方式
“四下基层”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创造,是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大力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与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建章立制等主题教育重点措施衔接联动、一体推进,全体党员干部带着使命循足迹、带着问题摸实情、带着初心办实事、带着责任抓发展,擦亮“为民”本色。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 让党的声音“聚民力”
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大任务,韶关抓实宣传宣讲,努力变“党的政策主张”为“群众自觉行动”。
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制定学习计划、带头讲好专题党课,市委书记陈少荣主讲“感悟思想伟力 凝聚奋进力量 以高质量发展实绩检验主题教育实效”专题党课,示范带动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747次,基层党组织书记讲专题党课7304次。
市领导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各级党员干部及时跟进、深入基层,区分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对象的特点,用活用好镇街党校、党群服务中心、韶关先锋等平台载体,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群服务中心微党课、红色教育、送学上门、结对帮学等多种形式,推动主题教育既实现有形覆盖,又实现有效覆盖。
目前,已发放学习资料27.4万册,召开“三会一课”2.3万次,5.3万多名农村、社区普通党员走进镇街党校及其分教点学习。同时,各级党组织还积极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各类宣讲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广大群众讲解“家国事”“地方事”“农家事”,让宣讲“更对味”“更入心”。
调查研究下基层 让决策部署“顺民意”
韶关坚持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出去,深入基层一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开展专题调研、解剖式调研,倾听群众呼声、摸清社情民意,提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办法举措。
围绕中央明确的12个方面内容,结合事关韶关发展的战略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问题,围绕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特别是推动全员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开工、产业发展,制定全市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市领导同志牵头调研39个课题,其中,陈少荣聚焦县域经济不强、镇域经济功能薄弱问题,先后70多次深入县镇村、项目现场、工厂车间等基层一线开展深调研,提出加强县域产业规划、全员招商、抓重点项目建设、建强强镇富村公司等措施。
据统计,该市四套班子成员带头深入150家挂点联系重点企业,累计走访调研企业699家次、收集诉求151项、解决问题126项,示范带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以“四不两直”等方式开展调研7006次。
同时,坚持边调研、边转化、边推进,加快推动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领导同志已形成调研报告39份,完成成果转化72项,正在推进成果转化87项;各县(市、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牵头调研课题745个,完成转化运用441项。
信访接待下基层,让群众工作“惠民生”
信访接待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举措。韶关坚持把“四下基层”作为主题教育重要抓手,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创新“四变模式”(变上访为下访、变来访为网访、变越级访为本级访、变疑难访为终结访),领导下基层接待信访群众,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信访及时受理率、按期答复率和中央交办第三批重复信访积案化解率三项指标均达100%,以实实在在的行动作答“以学正风”的初心考题。
韶关严格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机制,持续健全并严格执行首访负责化解制、约访下访接访制、领导挂县包镇联村等制度,广泛开展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带案研判、带案督导、带案回访。各级领导干部带头下沉基层、贴近群众,深入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用好省市领导包案、提级包案等抓手,点对点、面对面、案对案开展现场办公、强化督办落实,“一案一策一专班”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加快解决。
现场办公下基层 让一线解题“暖民心”
现场办公下基层是“四下基层”的重要方法,变“会场端坐”为“直奔现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韶关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把工作着力点放在基层一线,针对群众反映突出问题,现场“问诊”、集中“会诊”、深入“复诊”,架起干群“连心桥”,切实推动为民办实事一贯到底。
10月24日,韶关召开“百千万工程”抓整改促落实现场会,市主要领导现场调研问题最多的点,推进整改落实。结合挂点联系县镇村、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工作,市四套班子成员带着感情下沉一线,多次采取现场办公、专题会议等形式,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
年产2万吨碳酸锂的大角鹿项目遇到天然气和环保瓶颈,陈少荣深入企业调研后,第二天立即召开专题协调会,深入研究找到“怎么行”的办法,为企业解决天然气、环保瓶颈问题,预计可为企业每年节省1.8亿元的费用,赢得企业的信任和支持。
该市纪委监委组织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对105个镇(街)进行全覆盖专项督查,立足监督首责,找准服务保障基层治理的着力点,以精准监督推动问题解决在一线、矛盾化解在一线、工作落实在一线,督促整改问题685个。市委办公室现场研究解决新丰县马头镇坪山村公共厕所不足、马头镇中心小学图书角设施不完备等问题,促成广东雪印集团与新丰县力拓合作社签订农产品收购协议。市政协机关强化社情民意信息成果转化运用,围绕“浈江区乐园镇六合、上坝、下坝村3000多人出行难”召开基层协商会议,组织市公汽公司、孟洲坝发电厂、浈江区及乐园镇等有关单位和村民代表现场协商交流,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