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粤聚英才 粤见未来 > 评论解读

“筑巢搭台”激活人才“雁阵效应”

时间:2025-03-26 18:31:12 来源:粤讲粤政
【字体: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3月6日,黄坤明在全国两会答问中表示,广东今年推出“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努力吸纳100万高校毕业生在广东、到广东就业创业。各级党组织当锚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坚持产业聚才、服务留才、机制用才,“筑巢搭台”吸引“群雁”来粤发展,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引才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双向奔赴”。广东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8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庞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急需海量高层次人才,也是招徕“南来雁”“金凤凰”的金字招牌。

  各级组织部门须充分利用产业体系优势,因地制宜拓宽聚才引智渠道。“海纳百川”吸纳高层次人才,紧扣现代化产业发展需求,组织策划专题招聘活动,发动本地链主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和广大制造业企业等参与,释放高含金量岗位,吸纳高校毕业生和各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有的放矢”引进紧缺型人才,围绕粤东西北地区教育卫生、工业产业、现代农业、金融服务等领域人才“引进难”问题,用好用活引才编制“周转池”,推动编制资源向基层倾斜,专项招引紧缺型人才,推动“人才回乡、智力回归、技术回流”。

  汇聚天下英才,基础在引,关键在留。留才之要,在于解其后顾之忧,更在予其发展预期。只有打造好“安居—乐业—归属”生态闭环,“南飞群雁”有“巢”可归,方能将人才“流量”转化为“留量”。

  各级组织部门须加快构建人才全域服务体系。构筑人才安居“生活圈”,高标准建设人才公寓,制定人才服务“政策包”,解决好各类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就业等现实问题,打消各类人才后顾之忧。打造人才乐业“服务区”,开设人才服务热线,完善人才驿站建设,加快推进人才服务事项“一站式办”“指尖办”,为人才创新创造提供最大便利。打造人才归属“生态圈”,建立健全党委联系服务专家人才制度,常态化走访慰问高层次人才,强化人才工作宣传,选树推介一批优秀实用人才和专家人才典型,切实提升在粤人才成就感、认同感。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齐桓公用管仲而霸诸侯,项羽失范增终失天下,印证“用人者兴,失士者崩”的历史铁律。唯有照亮“鸿雁”纵横驰骋的“星辰大海”,搭建好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善用人才、用好人才,才能推动人才发展和地区发展互促共进。

  各级党组织须秉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用才理念,人尽其才激活人才“一池春水”。深化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打破论资排辈、唯学历的传统观念,建立科学公正的人才评价体系,以“伯乐”之眼识别用好“千里马”。完善“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机制,定期开展职业技能竞赛,选派人才到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重点任务一线,让想干事、能创新的人才“挑大梁”“唱主角”。注重成果转化,用好博士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创新创业平台,打造一批创业孵化基地,推进产学研融合,将人才智慧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智慧清泉”。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