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州:小事不出庭院 大事不出社区
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是人们感受城市温度的家园。
吾心安处是吾家。从安居到适居,什么是现代化社区?如何打造幸福社区?
今年来,高州市坚持以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着力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平台载体,引导居民群众、各类志愿者积极开展志愿服务,推动每个社区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载体。让我们走进这些幸福社区,感受城市温度。
潘州街道城南社区:“微庭院”治出和谐美满家
今年以来,潘州街道城南社区创新活动载体,着力打造党群连心、邻里和谐、守望相助的党建“微庭院”。庭院集微讲堂、微党课、微自治、微调解、微议事、微协商、微服务于一体,设立庭院长1名,副庭院长若干名,由每栋楼“楼长”担任。庭院长(副庭院长)定期组织举办学习活动、志愿服务等活动,及时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快速解决居民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微庭院”+讲堂 大党史变成小课堂
“走,下楼听党课去。”党员陈叔开心地说。在潘州雅居小区的“微庭院”里,庭院长庄先生正热情地为到来的群众介绍庭院功能。
庄先生是小区里的业委会主任,是一位党员,也是退役军人,充分发扬了退役不褪色的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服务群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老百姓的生活品质,采取更多惠民生、暖微举措,着力解决好大伙儿‘急难愁盼’问题……”在学习现场,庭院长庄先生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大家谈变化、说体会、悟感想。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气氛活泼热烈,党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这样的党课一点也不乏味,听了以后还想听。”“大家一起学,让我觉得干事的劲头更足了!”党员小黄笑着说。
“微庭院”采用板凳会议的形式,互动化、分众化、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深入学理论、先进典型生动讲党课。通过“小板凳”拉家常的方式,把大道理变成小故事,把大党史变成小课堂,将深奥的党课内容转换成党员群众听得懂的乡音土语,将便民惠民的政策宣讲到群众身边。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群体,我们开设了‘孝廉庭院别样红’‘清风传颂好声音’‘乡音土语话党恩’‘老中青年传初心’等各具特色的党课,受到居民一致欢迎。”城南社区党总支书记冯俊维介绍,今年以来,社区累计开展政策宣讲12场次,参与人数达170余人次;先进典型讲党课10场次,参与人数达190余人次。
“微庭院”+调解 让便民服务多起来
“我真的因为噪声苦恼了好几天,希望你们帮我调解下。”近日,饱受噪声干扰的社区居民李生把求助电话打到了社区服务中心。接到电话后社区干部马上动起来,第一时间赶至现场了解情况。
原来正值暑期,邻居家几名孩子凑在一块玩耍,白天家长外出上班,家中老人疏于管教,导致几名孩子常常在午休时间打闹,影响周边邻居休息。冯俊维约上双方,到“微庭院”促膝而坐,在闲话家常中拉开话匣子。
“孩子天生爱玩,调皮是天性,调皮的孩子往往特别聪明!但是午睡的好习惯不能丢,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作息规律对身体也好!”巧妙的语言及时化解双方矛盾,大家互相理解并握手言和。
这些都是“微庭院”履职的一场场生动实践。冯俊维介绍,社区发动热心党员群众,组建了纠纷调解小分队、志愿服务小分队,为群众协调各事项、在闲聊中监测舆情,这些小分队逐渐成为群众之间的黏合剂,心与心之间的连接桥,不断促进群众互帮互助,推动协同管理。
同时,小分队还肩负着普法宣讲、健康宣讲的职责,在日常生活中,春风化雨般把政策法规、法律知识、医疗常识、生活常识等送到居民身边,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效地防止群众违法行为的发生,增强大家对社区建设的参与感和归属感。
据悉,这两支小分队累计派发法律宣传单张500多张,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次,服务人数达90余人次,排查调处矛盾纠纷32起。
“有了这些热心邻居和责任心强的社区干部,我们事事都能得到回应,小问题、小痛点都能及时解决,社区生活顺意又贴心。”李先生对社区管理十分满意。
“微庭院”+议事 把“话筒”递给居民
“我认为除了每栋楼的消防器械要定期检查外,普及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也很重要。”“同意,何不趁着暑假多开几场消防安全宣讲。”“我想提个意见,能否在显眼处张贴一些降低噪声的温馨提示,暑假孩子们多起来,吵闹声比较大。”……“好,我都一一记下了!”庄先生快速地把群众的合理诉求进行登记。
城南社区由社区党组织牵头定期在庭院举办板凳会,任何居民只要有空都可以参加。在板凳会上大家敞开心扉,你一言我一语就小区卫生费收缴、门禁设置、消防安全等问题进行热烈讨论。社区干部和庭院长通过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地沟通,了解群众实际需求及困难,大事小事总能在大家的参与表态中得到有效解决。
“关于群众要求小区路面硬化、尽早列入老旧小区改造的诉求,社区也会如实向上级部门反映,希望早日为群众排忧解难。”冯俊维笑着说,每次的板凳会也是社区干部的述职会、社区工作的推动会,“居民反映的问题越多越细,我们越要重视。”
“微庭院”打破了以往“台上讲、台下听”的隔阂,改变“有事没事会议室”的传统模式,让“有事板凳坐一坐”成为常态,把群众的需求“收上来”,将民主决策的“话筒”递到群众手中。
“对于会议中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庭院长、楼长做好记录,将群众意见反馈至网格长,社区召开会议协商解决,切实做到小事不出庭院、大事不出社区。”冯俊维介绍,目前通过“微庭院”方式累计解决群众各类问题诉求64件,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06人次,社区民主议事氛围高涨,群众一致好评。
城南社区的“微庭院”不仅是群众生活休闲的场所,更演变成社区有效治理的标志。这个藏在老城区的小小庭院,逐步成为党员、群众思想上释疑解惑的微课堂、生活上排忧解难的睦邻点、行动上议事协商的小平台、服务上凝聚群众的新阵地。有事大家议、有难众人解、有忙及时帮,社区生活有热度、有温度。
潘州街道永进社区:“邻里互助日”人情味儿浓
今年以来,潘州街道永进社区将志愿服务作为推动社区治理有效方式,以“志愿服务有为,服务群众到位,邻里贴心互助”为目标,采取“党建引领+志愿者+包联单位+社会团体+社区治理”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形成社区共建共治的强大合力,创新开设“邻里互助便民日”,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呼吁邻里互帮互助,为居民生活绘就幸福底色。
党员带动“志愿红” 推动邻里互助常态化
“姐姐,我想换这个铅笔盒。”“阿姨,我想换这本笔记本。”……正值暑假,在永进社区“旧书换文具”爱心捐助点前,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换闲置书籍、文具,收获满满,好不热闹。
“旧书换文具”活动是永进社区“邻里互助便民日”项目之一,由高州市第一小学红领巾“小先生”志愿者发起。自项目开展以来,现场参与捐赠书籍高达80余人次,收到各类书籍329本,帮助辖区留守儿童及困境学生54人。
“我们以老街区‘邻里相亲、守望相助,远亲不如近邻’的浓厚传统特色文化理念为中心,设立‘邻里互助便民日’,每两月一期,将闲物置换、义诊义剪、家电维修、婚姻交友、健康咨询、法律咨询、垃圾分类宣传等十几个贴近居民生活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永进社区党总支书记林小燕介绍,互助日不仅增进了邻里感情,还为居民解决了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小难题,得到大家的肯定。
永进社区以党建引领社区治理为抓手,以“党建红”带动“志愿红”,由社区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社区122名党员组建7支先锋志愿服务队,结合辖区27名居民骨干组成“邻里守心志愿服务队”。
林小燕介绍,在互助日正式上线前社区组织了调研队,党员干部上门耐心倾听群众的意见,多种渠道收集群众的服务需求,从收集到364条的需求中,有针对性制定志愿服务方案,并上门征求意见建议,“一方面是大力宣传互助日好处,发扬更多居民参与;另一方面也能精准对接居民志愿服务需求。”
多方携手共建 形成共治共建合力
“我们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世上也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时刻提高警惕,避免盲目追求高额回报。”包联单位杨警官在社区开展“提高反诈意识 守护您的钱袋子”宣讲活动的现场说道。台下的居民听得津津有味,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不时引发热烈讨论。
“通过这次活动,我学到了很多防诈知识。例如银行卡、手机卡不能借给别用,视频里的人也可能是假冒的。”黄婆婆向大家分享收获。
自社区开展“邻里互助便民日”活动以来,永进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互融共享”党建优势和资源,与包联单位开展党建共建,引导和动员包联单位在职党员亮身份、树形象、尽义务、做奉献,激发“党建+志愿服务”“1+1>2”的良好效能。
当前,华润万家红色驿站进社区开展便民活动6次,为辖区居民提供可挑选特惠商品种类多达50多种,受惠群众约5630人次。社区包联单位发动在职党员1426人次,为辖区居民提供垃圾分类、禁毒、反诈骗、防溺水等宣传,服务覆盖达7600余人次,共同营造“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上门 大事共商小事互助
“感谢你们,坏了两个多月的电视机终于修好了。”这天,林伯的电视机在社区互助志愿服务队的帮助下修好了。花小钱、办好事的效果让林柏赞不绝口,“外面维修店都嫌我们的是老式电视机,不愿意接单,这下终于修好了。”
服务队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到社区不少老年人被电器难维修困扰,于是组织开展家电维修上门服务活动,累计为20户居民提供家电维修服务。
“志愿服务活动要从居民需求小切口着手,真正帮居民解决问题的志愿活动才是有意义的,这也是永进社区开展‘邻里互助便民日’活动能够得到居民一致赞许的原因。”永进社区第二党支部委员、高州市志愿服务总队队长钟亮说。
永进社区一直注重鼓励和引导多方力量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进入社区、深入网格、走进楼栋,每个角落都会时常见到互助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他们多次联系相关协会、商户等加入志愿服务中,为辖区居民提供婚姻交友服务39人次、检测听力服务267人次。
社区“邻里互助便民日”活动除了有社会团体参与之外,还邀请派出所、银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律师事务所工作人员为居民提供专业咨询服务,擅长家电维修的热心居民邓叔、辖区美发店义剪团队也纷纷加入社区志愿服务队伍。林小燕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宣传动员更多社会团体、有一技之长的热心居民投入社区志愿服务中来。
此外,在互助日还开设民情茶话会,倾听居民心声。有时候在居民楼门前,有时候在辖区某一棵大树底下,有时候在某位居民家中,前来的居民围坐着畅所欲言,就社区老旧城区改造、环境卫生、老年人活动场地、车辆违停占用消防通道存在安全隐患、路面下水道堵塞、邻里矛盾纠纷等问题提出建议和诉求。截至目前,在茶话会上解决大小问题45件,化解群众之间纠纷7件,纾解群众困难40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