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新会:“增长曲线”背后的党建动能
葵乡少闲月,五月人倍忙。迈入兔年,新会始终锚定一个目标:冲刺千亿GDP强区。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1月28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当日,江门随即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再动员、再部署。次日,新会迅速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动员上下全速冲刺千亿GDP强区。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新会从春天启程,以冲刺之态创新局,以行动之力勇争先,近日迎来了首季开门红——江门市一季度招商引资“成绩单”中,新会区以253亿元的投资额领跑全市;1至3月新会区外贸进出口总额88.2亿元,同比增长8.8%,增速位居全市第一;日前,省制造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评估结果,新会区被评为2022年工业稳增长优秀县(市、区)。
“增长曲线”背后,离不开高质量党建带来的强劲动能。
近日,《新会区2023年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凝聚冲刺千亿GDP强区合力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正式印发。
《实施意见》围绕凝聚冲刺千亿GDP强区合力“题中应有之义”,立足“六提六增”高质量党建专项行动,着力分解19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新会锚定建设“一园三中心”不动摇,全力打造江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实践区的先行示范区。
看得见的生产力▶▶
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上个月,万众瞩目的中创新航江门基地一期项目产品下线。作为江门新能源电池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中创新航项目一期规划产能为35GWh,按照每1GWh电池可装车2万辆,可供应70万辆新能源汽车。
很难想象,这个建筑面积达54万平方米、产能庞大的厂区,一年前还是一片平地。
过去一年,新会区新组建“两新”组织党组织60个,并在中创新航、双碳实验室等重点项目成立党支部,把党旗插在项目上,推动113个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48亿元、完成率117%,并实现中创新航项目88天主厂房封顶的“江门速度”。
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里,新会今年将按照《实施意见》开展政治能力提升行动,同时开展党建促发展提速行动,增强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合力和成效。
推进“区镇经济一体化”改革。新会将争取成立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新会管委会,加快推进银湖湾滨海新区与工业园区实行联合办公,成立临时党组织,以“党建引领、支部发力、党员带头、干群联动”的方式,凝聚“群狼作战”力量,实现区镇一体、园镇融合。
推动“全员全产业链招商”。新会坚持制造业当家,围绕“一园三中心”建设,培养选拔“七懂”干部,选优配强28支招商队伍,重点开展县域经济、园区再造和工业振兴等系列专题培训。
推进创新驱动园区发展。新会探索高层次人才专用机动编制管理机制及高层次人才用编绿色通道,健全进站博士后科研保障、产学研激励机制,加大对企业“揭榜挂帅”进行技术攻关、促进成果转化的奖励力度,加快新能源双碳产业园、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园、硅能源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建设。
推进绿美新会生态建设。新会大力推进崖门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4条区级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串珠成链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全力推动区镇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创建达到省市标准。
推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新会推动村级五年规划进一步落地见效,开展“四个一百”活动,以党建结对、农村合作社等为载体,组织农户积极对接农业龙头企业、电商等市场主体,做强陈皮、富硒食品等优势农业品牌,促进农业三产融合发展。
在县镇村最活跃的产业链、新业态、新模式中,新会正不断深化党建赋能,全力冲刺千亿GDP强区。
提升中的竞争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后劲活力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高质量发展的主体与基石,也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与要素。
过去一年,新会区树立实干实绩用人导向,在经济发展主战场等吃劲岗位提拔重用或晋升职级区管干部138人。同时,深入落实“人才倍增”工程,投入超10亿元支持江门双碳实验室建设,9家科研机构进驻运作,5个高水平科研团队集聚,城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贯穿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实施意见》提出,新会将开展干部精气神提振行动,增强干部敢为引领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浓厚氛围;开展人才支撑提质行动,增强新会高质量发展智力引擎的后劲活力。
落实干部精气神提振行动,新会以鲜明用人导向营造良好干事创业氛围,以提振精气神激励干部敢闯敢试,以严的基调深入推进自我革命。比如,围绕高质量发展,开展干部队伍创先争优“赛马”比拼,在区直经济部门班子和乡镇党政班子配备熟悉制造业的专业干部;围绕“服务企业提质年”,集中开展“庸懒散慢推乱浮”等不良作风的治理行动;用好政治巡察利器,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增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实效。
落实人才支撑提质行动,新会将进一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例如,实施“强师兴教”工程,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落地落实,打造“在编教师+特聘人才”师资团队,建立党组织领导下的高中校长负责制,赋予其在绩效分配、教师招聘方面更多自主权。又如,开展“人才政策赋能年”行动,充分发挥“葵乡人才十条”“人才安居政策”等惠企暖才政策效用,探索实施“定向委培”“县聘乡用”等管理办法引育医疗卫生人才,实施“筑巢聚才”工程,推动形成应用型科创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工程师和技能人才等高度集聚的区域。
近日,中车广东轨道交通车辆有限公司成功入选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至此,新会区已建成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33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家。
从干部队伍到人才队伍,新会正持续以党建引领人才赋能,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促发展的凝聚力▶▶
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去年以来,新会陈皮产业链党委“红色引擎”加速产业高质量发展——新会陈皮产业小镇党委成立,新会陈皮数字化溯源管理系统上线运营,全产业链营收超190亿元,新会陈皮跃居“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第1位。
以此契机,新会还推动五金不锈钢、红木家具、造纸及纸制品、轨道交通等产业链成立党组织,进一步实现党建引领补链、延链、强链效能。
立足高质量发展关键时期,《实施意见》还提出,开展基层党建提挡行动,增强保障和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开展基层治理提效行动,增强为江门全力打造国家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标杆城市作贡献的责任担当。
在夯实基础方面,新会聚焦村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等中心大局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全面提升“头雁”工程质量,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分级分档管理,完善村干部绩效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相挂钩的考核机制;进一步深化新会与台山结对协同发展,推动两地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更广泛交流。
与此同时,通过完善提升智慧网格体系,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比如,开展新就业群体“九个一”暖“新”行动,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此外,完善专职网格员职业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网格员成长和激励机制,大力打造珠西新材料集聚区园区治理市级示范点。
在推动发展方面,新会深入落实“科技引领”“工业振兴”工程,推动制造业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高标准打造凤山湖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瞄准凯特精机、润宇传感器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党建与企业高质量发展有机融合;开展政企联建“十百千”行动,通过开展机关单位党组织结对“两新”党组织、下派驻企第一书记等方式,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围绕“发展提质、服务增效、党建创新”,新会还创新打造“红色服务链”机关党建品牌,促进“不见面审批”“交地即动工”成为常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进一步凝聚冲刺千亿GDP强区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