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汕尾陆丰:党建引领 绘就“绿美陆丰”画卷

时间:2023-04-25 10:58:58 来源:南方杂志
【字体:

  阳春三月万物苏,正是添绿植树时。清明节前后,汕尾陆丰一连下了几场春雨,雨后的陆丰河东镇浮洲村,一片刚种植的凤凰木、杨梅、龙眼、桃花树苗正吐新绿,这是“万名党员种植先锋树”活动种下的“先锋林”。

  近来,陆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省市两级绿美生态建设部署要求,突出党建引领,大力实施城乡一体绿美提升行动、绿美保护地提升行动等“八大行动”,不断扩大“绿色版图”,积极打造“两山”理念转化的陆丰样板。

  党建引领,带动绿美建设新热潮

  近期,陆丰市委主要领导带领市四套领导班子成员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示范引领带动全社会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陆丰市还成立了绿美陆丰生态建设指挥部临时党支部,市委主要领导任总指挥,高位推进绿美陆丰生态建设。市委组织部发出绿美陆丰生态建设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聚焦“百千万工程”和“九大示范工程”,当好绿美建设排头兵,勇挑重担走在前,带头表率干在先。组织开展市直机关党组织种植先锋林、万名党员种植先锋树和“绿美陆丰”认捐认种活动,推动党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向中心聚焦、向大局聚力。

  清明节前后,在一些森林防火检查点设立的党员示范岗,除了准备菊花外,党员志愿者还准备了树苗分发给祭扫的群众,倡导文明祭扫的同时加强植树护林。通过党组织广泛发动、党员示范带动、党群同心联动,迅速掀起全民参与绿美陆丰建设新热潮。目前,全市党组织种植先锋林13处,党员认捐植树经费219万元,已种植先锋树390株,引领带动全民义务植树13000人次,种植苗木涵盖火力楠、土沉香、台湾相思、木麻黄、荷木、山杜英等优良品种。

  串绿成链,构建全域绿美生态圈

  2020年开始陆丰市启动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同步实施美丽乡村、美丽农居、美丽通道、美丽田园、美丽产业、美丽动力、美丽民生和美丽党建等“八大美丽”行动,实现了城市美、镇圩美、乡村美“三美共进”目标,为绿美陆丰生态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在两年多时间里,陆丰市坚持以“美丽党建”为抓手,坚持不懈抓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深入实施“红色细胞工程”,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持续深化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强、乡村美、产业兴、机制活、治理好、百姓富”的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之路。

  在“山水画廊”示范带,河东镇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公司+农户”党建模式,各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做好生态与产业融合,先后引进广东中荔农业集团等10家龙头企业,合作建设100亩亲子休闲农场、60亩荔枝特色省级产业示范园、30亩阳光玫瑰葡萄基地等;在“滨海走廊”示范带,金厢镇十二岗、蕉园、城美等村党组织主动作为,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发展连片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红色广旅产业,打造有创意、有新意的生态“美丽田园”。

  日前,陆丰市召开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推进会,启动了新一轮13条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在新一轮示范带建设中,陆丰市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把绿美建设融入示范带建设一体谋划、一体推进。依托全市19条示范带建设,从点、线、面入手,科学绘制绿美陆丰生态建设“一张图”,推动中心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将一条条生态绿道、一处处绿色美景串绿成链、以线带面,构建全域绿美生态圈。

  见缝插绿,打造群众身边“微公园” 

  “以前这里十分破旧,又有垃圾堆放,老鼠、苍蝇、蚊子很多,现在建成休闲娱乐的小公园就不一样了,我们好多老年人几乎每天早晨都会在这里健身、打太极,好多孩子也来这里玩耍!”正在东海街道南堤社区真君园散步的陈伯津津乐道。

  真君园是南堤社区于2021年开始改造建设的“党建公园”。据南堤社区党委书记林陆奕介绍,改造真君园不仅为了“造景”,还为了“化人”。真君园目前不仅是南堤社区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去处,也是南堤社区开展政策宣传和创文创卫、消防安全等宣传教育的前沿阵地,更是社区“两委”干部与群众同商量共决策的重要场所。

  近年来,陆丰市不断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将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绿美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拓展“党建+”模式,打造了一批兼具党建宣传教育和市民生活功能的党建公园、村头公园、口袋公园。

  “以前各村(社区)整体环境美化提升前,一些群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垃圾见空地就扔。现在我们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彻底清理了卫生死角,将‘三清三拆三整治’腾出来的空旷地、边角地、闲置宅基地等,以‘党建红+生态绿’模式‘见缝插绿’‘见空造景’,打造了潭涌七乡农会旧址、庄梦祥烈士墓、东山赤卫队遗址和‘四小园’生态板块、深山公园等一批惠及民生、吸引游客、辐射带动文旅经济的‘网红打卡点’,真正打造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开门见绿、推窗见景的‘微幸福’。”潭西镇组织委员陈思源介绍说。

  当前,在“党支部领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的引领下,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全市共打造了村级党建公园、村头公园、口袋公园等近400个,干群合力共同绘就一幅蓝天白云、水清岸绿、生态和美的绿美陆丰新画卷。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