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汕头:明职责、练本领、促示范,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时间:2023-02-14 17:04:18 来源:广东党建杂志微信公众号
【字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汕头市以“两张清单、三类课堂、四项机制”为抓手,明职责、练本领、促示范,推动区(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发力,努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实效。

  两张清单“明职责”

  围绕群众需求,建立实事清单。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组织1091个村(社区)党组织围绕年度重点工作制定实事清单,每季度张榜公开清单任务完成情况,接受党员群众监督。年度实事清单落实情况列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两委”干部年度考核、绩效激励的重要依据。

  围绕岗位职责,建立履职清单。组织6691名村(社区)“两委”干部每季度对照岗位职责,公开列出履职清单、进度要求、完成时限。对履职清单落实不到位的干部由镇(街道)党(工)委及时列入“关注名单”,开展提醒谈话,指出缺点不足,给予鞭策鼓励。

  三类课堂“练本领”

  主题培训课堂。全覆盖轮训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市级培训140名村(社区)“两委”青年干部,举办镇(街道)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培训班,邀请区(县)委书记上台讲授基层工作经验,并开设实地调研课程,促进干部政治能力和专业能力“双提升”。

  现场教学课堂。根据不同镇、村的发展需要,有针对性地安排博(硕)士、科技特派员组团下基层,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现场,讲授发展“金点子”,传授乡村振兴、联系群众工作方法。

  观摩实训课堂。组织镇(街道)党(工)委书记走镇进村观摩,安排村(社区)“两委”干部储备人选到镇(街道)部门、区(县)直机关跟班锻炼,体悟实训,掌握加强基层党建、推进乡村治理、促进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法。

  四项机制“促示范”

  建立“轮办”机制。定期召开基层党建工作现场会,每次确定1个主题,由各区(县)轮流承办,组织各镇(街道)党(工)委晒工作、比成效,安排各区(县)委组织部长、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现场交流学习,推动全市基层党建全域质量提升。

  建立“抢单”机制。市委组织部定期公布示范创建项目,鼓励区(县)积极“抢单”,打造党建工作品牌。对可复制借鉴的党建品牌纳入市级基层党建项目库管理,同步开展巡展点赞活动,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推动基层党建从点向面提升。

  建立“赛马”机制。推行村(社区)党组织“堡垒指数”评定,明确年度实绩、领导评价、党员群众满意度评价等3方面评价内容,建立共性指标和个性指标相结合的评价标准。组织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根据评价标准“赛马”,展示工作思路,描绘发展蓝图,通过村(社区)自评、镇(街道)审议、区(县)审核的步骤,按5个等次对村(社区)党组织评星定级,并将评定结果与下一年度项目、资金等资源要素挂钩。

  建立“奖补”机制。全力打造17条联结147个村的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带,按照“统筹整合、以奖代补、先建先奖”的原则,对创建示范带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的区(县),经综合评估,按照一等次1名、二等次2名、三等次若干名的安排,给予2000万-5000万不等的专项资金奖补,推动创先争优。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