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和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题报道 > 牢记嘱托再出发

汕头:牢记嘱托奋勇向前 更大魄力改革开放

时间:2020-10-20 16:15:4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微信图片_20201104170017.jpg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徐昊 摄

微信图片_20201104170012.jpg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梁钜聪 摄

微信图片_20201104170022.jpg

侨批。杨立轩 摄

  10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小公园开埠区,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设立经济特区以来的建设发展情况,和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

  汕头小公园开埠区浓缩了“百载商埠”的往日辉煌,是上世纪早期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也是华侨参与现代城市建设的集中样板,凝结了千万海内外潮籍乡亲的乡愁情思。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同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寄意深远、内涵丰富。

  亲切关怀温暖人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深鼓舞和激励着汕头干部群众。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更大魄力推进改革开放,发挥优势、打好“侨”牌,携手努力、共同奋斗,在各自岗位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奋力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

  回访点

  开埠文化陈列馆

  讲好特区故事

  打造新的文化名片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了解汕头开埠历史和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建设成就,听取汕头市下一步规划发展情况汇报。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从被动开放到全面主动开放,反映了汕头开埠历史、城市发展和改革开放。

  “一开始因为激动,我还有些紧张。总书记很亲切,不时询问一些情况,我的心越来越定。”当天介绍汕头开埠以来历史的,是陈列馆的讲解员黄少彦。她讲解到汕头名字的由来,提到鸦片贸易带来的深重危害,还提到1855年从汕头运出的劳工船舶和人数……

  在华侨的板块,黄少彦讲解的用时比较长。她介绍道,潮汕铁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运营的商办铁路,1906年通车,1939年汕头沦陷前为抵御侵略被迫全线拆毁。1995年,广梅汕铁路的开通,再次圆了汕头人的火车梦。

  在讲解到“过番”歌谣时,她介绍潮汕话“卖咕哩”就是“卖苦力”的意思。潮汕地区是著名的侨乡,潮汕人把出国谋生叫做“过番”,“过番”歌谣生动反映了潮人的奋斗精神和对家乡的思乡之情。此外,黄少彦还介绍了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站的历史。

  在开埠文化陈列馆工作了3年的黄少彦说,非常自豪能够汇报汕头开埠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1860年,汕头开埠是被动的,经济特区建立后,汕头主动开放快速发展,如今开放更加全面。她说,她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学习汕头历史文化、加深理解,讲好汕头历史,讲好汕头经济特区的奋斗故事。

  “这次经历对我们来说是莫大的荣耀和鼓舞,十分振奋人心。”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馆长张如强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牢记总书记的殷切期盼和关怀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竭尽全力把工作做得更细致深入,做得尽善尽美,把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打造成汕头一张新的文化名片。

  汕头开埠以1860年1月1日设立潮海关为标志。“我为我国经济特区建设走过的40年光辉历程而深感自豪,也为自己作为一名特区海关人、有幸参与特区海关历史文化展示和保护而感到十分光荣。”汕头海关办公室陈列馆管理科副科长李志雄表示,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将继续弘扬特区精神,更好发挥汕头海关关史陈列馆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学习好、传承好、宣传好海关历史文化和特区开埠文化,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

  近年来,汕头积极推进小公园开埠区保育活化工作,全力打造联结海内外潮人的精神纽带。汕头假日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总经理邱锡江表示,40年来,汕头旅游业的发展有目共睹。小公园、骑楼的有效保护和修复,潮阳英歌舞、澄海蜈蚣舞、鮀浦赛大猪、南澳布马舞等特色民俗活动的有效传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慕名而来。对外交流的增加将为汕头旅游业带来更多机遇,作为旅游业的从业者,将为建设宜居宜游的汕头贡献自己的力量,更好地服务来汕旅游的海内外游客尤其是回乡探亲的海外侨胞。

  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汕头市濠江区委书记彭聪恩说,汕头作为第一批经济特区,是国家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正迎来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现代化沿海经济带重要发展极等多重机遇。濠江地处经济特区前沿阵地,深水港口、快速交通等平台资源聚集叠加,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值得期许。站在特区改革开放的新起点,将坚决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弘扬特区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助力汕头经济特区再出发。

  回访点

  侨批文物馆

  弘扬传统文化

  擦亮“侨”字招牌

  与开埠文化陈列馆隔街相对的,是全国第一个侨批文物馆,由原中国银行汕头分行旧址改建而成。潮汕话将“信”称为“批”,侨批又称银信,是海外侨胞通过民间渠道寄给家乡眷属的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凭证。

  一封侨批,“银信合封”,以信义作保,在邮政和金融机构尚不健全的年代勾连着海外潮汕侨胞的浓浓乡情。汕头侨批文物馆如今馆藏了约12万封侨批,是全国首家以侨批为主题的文物馆。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侨批文物馆,了解潮汕侨胞心系家国故土、支持祖国和家乡建设的历史。

  回忆起为总书记讲解的经历,汕头市侨批文物馆馆长林庆熙历历在目,难掩兴奋。

  “每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千千万万封侨批汇聚起来,就能窥见侨批华侨史的重要一角。”他说,《潮州志》有云:潮州每年入超甚大,所以能繁荣而不衰落者无非赖批款之挹注。据记载,1921年前,每年有几千万的侨批款进入潮汕经济社会;1921年后,这个数字增大到1个亿;而1931年后,每年侨批款的数额已成倍增长到2个亿。这段时期,有40%至50%的潮汕家庭是靠侨批过活的,因此潮汕有“食侨批”“食番批”的说法。林庆熙还展示了当时海关的进出口统计表:在1895年至1937年的43年间,只有一年,海关进出口呈现顺差。“潮汕经济社会一直处于贸易逆差,但却能够保持相对繁荣稳定,就是靠侨批产生的外汇起到平衡和调剂的作用。”林庆熙解释道。

  “我当时描述了村里的侨批派送员是如何手拿长柄雨伞、腰胯揣着侨批和钱款的市篮,挨家挨户将钱和书信交到侨眷手里的情景。”林庆熙介绍,侨批的初衷就是赡养眷属。但它却包含了很多感情的意义:作为“家庭生活的生命线”,侨批是家乡侨眷和海外侨胞感情维系的纽带,也是华侨对家庭不忘根本的承诺,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侨批更承担了特殊的角色,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

  “诚实守信、艰苦奋斗、勇于开拓、心系桑梓”是侨批文化蕴藏的精神内涵。

  林庆熙还展示了一张特殊的回批:“这是抗战时期,由时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办事处代表周恩来、叶剑英、潘汉年和廖承志特地联名写给三位泰国华侨的回批。这三位泰国华侨,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通过泰国批局,以‘口批’的方式捐赠了国币200元,捐款历经波折,辗转才送至抗日军政大学。中国的海外侨胞,以这样的方式,支援着祖国的正义斗争。因此,侨批更体现的是爱国爱乡的深沉情怀。”

  林庆熙将自己称为“历史碎片的打捞者”,汕头侨批文化的守门人。他表示,他与同事以及汕头所有热爱潮汕文化的同志们将更加坚定抢救侨批文化遗产、弘扬侨批文化的决心。要继续讲好靠一封封侨批传递出来的汕头故事、华侨故事、中国故事,为传承和弘扬潮汕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

  广东潮剧院副院长陈海咏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文化纽带作用和特区城市功能,积极服务国家战略,组织潮剧海外行活动,以潮音联乡情结乡谊,增进新生代华人对祖国的情感认同。坚持人民至上,进一步擦亮“戏亭印象”惠民活动品牌,展演与宣传相融,线上与线下结合,做实永不落幕的群众欢乐汇,推动文旅产业,带动特区商贸物流,进一步提升特区活力。

  回访点

  小公园开埠区街区

  同海外侨胞携手

  共创繁荣新未来

  参观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后,习近平总书记步行察看开埠区街区人文历史风貌,同热情围拢过来的市民群众亲切交流,并发表讲话。

  1860年,汕头开埠,成为近代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之一,呈现“万国楼船、云集鳞聚”的景象。这里的商埠也从最初的西堤片区不断向东扩展,呈现放射形城市格局,形成了如今的小公园开埠区。

  作为汕头开埠区的核心地标,始建于1934年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承载着许多市民、潮籍侨胞的集体记忆。这里就是汕头开埠的发祥地,曾经云集数千家店铺商行,见证了当年汕头经济的繁荣。如今已成为市民休闲和游客旅游的打卡地。

  汕头市中心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林茂煌恰好也在当天的人群中。就在一个月前,他到北京参加了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非常荣幸!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能两次见到总书记。在北京,总书记对医护人员的鼓励令人振奋;这一次总书记来到我们家门口调研视察,让我更倍感自豪和鼓舞。”他说。

  对于总书记“团结广大海外华侨共同实现中国梦”的殷切期许,“全国十佳农民”称号获得者马学杰印象深刻。他创办的农机种养合作社辐射覆盖汕头潮阳、潮南两区,为周边2500多农户、种植大户提供机械作业服务。他说,听到总书记的鼓励和期望,倍感鼓舞。潮汕人有着敢闯敢拼的精神,走出去、赚到钱,都渴望回来建设家乡。未来要继续大胆推动技术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带富乡邻。

  归国华侨后代吴伟强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心中热血沸腾。“改革开放以来,汕头特区的发展离不开华人华侨,我的祖辈有着浓厚的思乡情结。爷爷曾远赴泰国经商,父亲在泰国出生、汕头长大,亲手在家乡兴办了一所民办学校并经营至今,希望惠及更多学子。我们一定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努力,携手共圆中国梦。”吴伟强表示。

  作为人群中的一员,“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获得者曾爱东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总书记深入了解汕头开埠历史和设立经济特区以来建设成就,并发表重要讲话。一字一句都说到了潮汕人民的心坎上,鼓舞人心。”

  曾爱东表示,今后一定把总书记视察汕头的讲话精神当作强大动力和新的起点,弘扬好家风,传递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续发挥潮汕人爱国爱乡爱家的精神,持续推动经济特区各项事业发展。

  近年来,经过保育活化,小公园开埠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店铺林立,人流商贾如云。总书记看商铺、问物价,了解当地复商复市等情况。

  回想起总书记视察的场景,汕头亚松水果店店主方党松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3年前,他在汕头开了一家甘草水果店,由此走上创业之路。借今年汕头市在小公园开埠区举办2020国庆中秋嘉年华系列活动的契机,他将自己的店铺搬至小公园开埠区内,深受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的欢迎。“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和对个体户的关切,让我感到十分暖心,接下来一定好好经营店铺,努力奋斗出幸福生活。”方党松说。

  侯佳妮是一名“90后”,半年多前来到真美食品店上班,让侯佳妮有了更多机会与外地游客推介猪肉脯、猪肉松、牛肉丸等潮汕美食。“小公园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好,希望不久的将来,小公园能成为全方位展现潮汕地方风情,宜商、宜居、宜游的历史文化街区。”

  汕头市金平区小公园街道党建办负责人李枫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亲临汕头视察,走进开埠文化陈列馆、侨批文物馆,走进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更是走进了每一位汕头人民的心中,振奋了每一个人的心弦。作为一名基层党建工作者,将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将其转化为具体工作实践,着力打造小公园街道党建品牌,坚持以“党”味引领“潮”味,传承好、发扬好潮汕文化。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