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种树思维”管理干部
全国干部监督工作会议强调,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做好新时代干部监督工作,着力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干部如同一颗种子,想要茁壮成长少不了培土、修枝、灭虫、养护等多个步骤,这些都与干部监督密不可分。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把干部当做“树苗”,用“种树思维”管理干部,方能让其成长为一棵可堪重用的“参天大树”。
育种时须培土。新入职干部党性历练、社会阅历和基层锻炼相对不够,“地基”打得不扎实,稍有不慎便会初心不纯、底盘虚空,“前脚仕途、后脚歧途”。防范成长关键期变成贪腐危险期,厚植良好政治生态“土壤”是关键。政治生态好,人心就顺、正气就足;政治生态不好,人心涣散、弊病丛生。要构建紧密联系、相互贯通、整体推进、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以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依托,既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带动引领作用,又对人民监督等各类监督形式进行统筹整合,将监督合力的“化学反应”最大化体现在每条战线、每个领域、每个环节,从而营造风清气正的成长环境。
拔节时须修枝。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干部在成长过程中,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吸引”和“引诱”,一不小心就会长出“歪枝斜杈”,倘若不及时“修剪”,任其“野蛮生长”,势必难以长成栋梁之才。所以要靶向施策,专门制定“政治体检”套餐,通过主题教育、跟踪监督、师徒结对等方式,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并辅之以警示教育宣传片、专题讲座、廉政教育基地等手段,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打“预防针”,修剪掉思想上不作为、行动上慢作为、工作上乱作为的“腐枝”,让干部时刻铭记“初”不可轻犯、“小”不可轻视、“欲”不可轻为,防止长成疏松的“速生树”。
生虫时须用药。自然生态中,病虫害传播的首要条件便是“有害病原物”。政治生态中的“病原物”指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干部监督工作则相当于“护林”,要果断找准病灶、凿开树皮、挖出“害虫”,下猛药去疴。干部队伍中有“病”就得治,切忌讳疾忌医,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将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责令检查、诫勉谈话等作为有力抓手,强化监督、铁面执纪、严肃问责。值得一提的是,对“虫害”的挖掘分析也不能浅尝辄止,要见痛、见实、见效,丝丝抽离、层层剥开,把动机摸清、把事实厘清、把同伙查清,“刮”到点上,“疗”到源头,让腐肉不再有生长的地方,真正获得新生。
治疗后须养护。干部监督如同治病用药,不仅要治好,还要巩固疗效。有的地方对出问题的干部一处了之,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口头式”关爱、“填表式”回访时有发生,那势必会让一些人心灰意冷,甚至“破罐子破摔”,最终发展成不可救药的烂树。对于思想转变好、综合素质高、工作实绩突出的“有错干部”,不能“戴有色眼镜”“一棒子打死”,一定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伸出温暖的手“拉一把”“扶一下”,以精准容错解压、以澄清正名解忧、以暖心回访解惑,在选拔使用、评先树优等方面一视同仁,让其看到前途、看到光明,放下思想包袱重新上路,积极改造成“有为干部”。
作者:曾小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