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南粤组音 > 精选评论文章

练就能谋善断“硬本领”

时间:2023-08-17 17:00:10 来源:汕头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对“以学增智”作出深刻阐释,强调“要提升思维能力”“做到善于把握事物本质、把握发展规律、把握工作关键、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维能力决定工作能力,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把提高思维能力作为“必修课”,在勤学善思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

  想深想透,把握事物本质,增强工作科学性。本质是事物原有的、稳定的根本属性。党的各项工作,本质上讲都是群众工作。对党员干部来说,把握事物的本质,关键在于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如果为群众立场站不稳,就容易背离初衷,脱离实际,渐行渐远。只有站在群众的角度深入思考、细致分析事物的内在逻辑,才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切实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考虑工作的实施能否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能否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科学论证、谋定而动,力求做到“说一件,干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坚决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看高看远,把握发展规律,增强工作预见性。规律是事物运动发展过程的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鱼儿离不开水”反映事物的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反映事物的间接联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反映事物的必然联系。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前提。当今正处于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黑天鹅”“灰犀牛”事件时有发生,这对党员干部的工作预见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加强工作预见性,以战略眼光审视工作,才能有效应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做到早认识、早解决,防范化解风险挑战。要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认清机遇和挑战,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练就“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的预见能力,始终做到头脑清醒、应对有方,不断在迅速变化的时代大潮中破浪前行。

  找准找清,把握工作关键,增强工作主动性。俗话说,拎衣要拎衣领子,牵牛要牵牛鼻子。牵住工作中的“牛鼻子”,就是抓住重点、抓住关键、抓住主要矛盾。当前,大多数党员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但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没有思路,没有重点,“胡子眉毛一把抓”,整天忙忙碌碌,疲于被动应付。只有找准找清工作中的关键点、薄弱点,集中资源和力量突破,才能把握工作的主动性,做到“花小力气办大事”。要把握好工作的总体要求与重点环节,分清工作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在繁杂琐碎的工作中分清先后顺序,做到“急事先办、大事精办、要事稳办、特事特办”,练就“十指弹琴”的能力,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有序运转。

  谋细谋实,把握政策尺度,增强工作创造性。政策往往具有普遍性与指导性,大多用来定方向、统大局、管长远的。政策执行过程面临的情况可能千差万别,形势可能瞬息万变,能否抓落实,能否创造性抓落实,尤为考验党员干部的能力本领和工作水平。我们常说要抓落实不能打折扣,但不打折扣不等于生搬硬套、不顾实际,如果照本宣科,搞“机械式落实”,工作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只有把握好政策尺度,因时而动,因势利导,才能最大限度发挥政策的积极作用,让政策更有生命力。要坚持立足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聚焦发展所需、现实所急、民心所向,找准政策执行的最佳落脚点和切入点,不断理清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从而更加高效、更有质量地推动政策落地落实。

  作者:陈晓翰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