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走向振兴的红色村

惠州惠东:“党建+产业”走出强村富民振兴路

时间:2022-04-06 17:18:28 来源:南方+
【字体:

  古朴典雅的街道连村到户,美观大气的亲水步道蜿蜒曲折,停车场、旅游标识、服务驿站、游客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渔港周边的商业街商户林立,游人络绎不绝......

  走进惠东县巽寮度假区渔业村,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美好画卷扑面而来。

  曾经,渔业村土地资源匮乏,无田无地,村民只能靠海吃海,生活艰苦,加上村务管理混乱,社会治安问题突出,是不折不扣的“软弱涣散”村。

  近年来,渔业村党总支以“渔村振兴”为目标,坚持“抓党建,促发展,兴产业”的理念,因地制宜走上了“党政主导、建合作社、村企合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道路,整村风貌、旅居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实现渔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双丰收”。

  如今,乘着巽寮滨海旅游热的东风,渔业村现已成功转型为集食、住、行、游、娱、购配套完善的现代化新渔村,家家建起了小楼房,生活富足,村风民风明显改善。渔业村也先后被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卫生村和国家级乡村治理示范村,成为乡村振兴的样板典范。

  党政主导+规划先行

  完善基础建设筑牢产业根基

  21世纪初,渔业村还是一个穷乡僻壤、无人知晓的小渔村。随着巽寮滨海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水清沙白的渔业村也因游客的增多生活逐渐好转,但是村里污水横流、尘土飞扬、私搭乱建的情况随处可见,严重阻碍着渔业村的发展步伐。

  为此,利用打造旅游名村的契机,渔业村党总支开始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将乱搭乱建的村巷“三清三拆”整改、建设排污设施和标准化公厕、将沿港土路改造成滨海观光步道,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服务驿站、机场候机楼等旅游公共设施等等,为渔业村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渔业村建设之初,清脏治乱工作推进并不顺利,一度遇到了很大阻力。“大家听说自家的围墙和房屋要被拆,抵触情绪很大,很难理解和接受。”渔业村党总支书记苏明仔说,这是他上任后,遇到的第一件棘手问题,很多村干部上门做工作时,都没少被村民甩脸色。

  “再怎么难也要建设。”对于苏明仔来说,渔业村不建设就没有振兴希望,更不会有发展出路。于是,在苏明仔的带领下,党总支吹响了集结冲锋号,集中开展攻坚行动,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从自家的围墙拆起,把样板路建起来,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村庄建设带来的变化。

  慢慢的,渔业村的建设行动,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与此同时,渔业村党总支也意识到高质量编制村庄规划对渔业村建设优质项目、提升品位具有战略意义,确保方法不偏、路子选准。

  因此,聘请了专业公司根据渔业村原生态村居风貌并结合现代元素定制了产业发展方向,明确实施“一河两岸四组团”的建设内容,并组织动员村民参与到村庄规划的制订和实施中来,切实增强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将渔业村的各项资源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抱团发展休闲渔业

  渔民致富走新路

  以前,渔业村村民凌晨就开始出海,到清晨才回到岸边,一趟下来只有一两百元的收入,又苦又累。如今,随着当地滨海旅游的兴起,村民走上了休闲渔业发展道路,依靠原有的木制渔船载客出海体验捕捞、观光等提高收入,

  不过,这种经营模式也很快表现出了先天不足,比如:市场价格信息导向失灵,无序竞争,没有安全保障,无证,无保险,无培训。

  为做大做强休闲渔业,增强抗风险能力,2010年,渔业村党总支把成立巽寮滨海渔业专业合作社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鼓励村民联合起来,实行企业化经营。

  思路有了,但如何成立休闲渔业合作社、有哪些政策支持,怎么让村民接受并加入,对于渔业村来说,这还是一件摸着石头过河的新鲜事。

  在这种情况下,当时的惠州市人大代表、村党支部书记苏摘站了出来。一方面,他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分析当时渔业村面对近海资源枯竭,迫切需要转产转业的困境,以争取相关政策支持;另一方面,为了争取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他带领党员干部一对一给村民讲解、分析收入效益、提出有操作性的解决方案。经过一系列努力,合作社最终得以顺利成立。

  如今,合作社共有休闲渔船128艘,集中对船只进行了升级改造,并按照“一户一船”进行登记造册,实现统一售票、统一价格、统一上落点,分区设置码头泊位,既遏制了过度捕捞对海洋资源的破坏,也让村民走上了效益更好的产业发展路子。

  数据显示,通过发展休闲渔业,渔业村一个普通家庭年收入超10万元。

  盘活土地打造沙洲公园

  村企合作壮大集体经济

  休闲渔业做起来了,村民的生活也越过越好,但集体经济却一片空白。由于集体经济薄弱,导致村内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

  如何让集体的钱包也鼓起来?渔业村在充分调研摸清自己资源情况下,了解到村周边属于金融街惠州置业有限公司的沙洲地块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为摆脱自身困境,同时盘活土地资源,渔业村党总支积极对接金融街,并通过巽寮管委会从协调牵线,最终获得了沙洲地块5年的无偿管理和使用权。

  为了更好的利用这块土地资源,渔业村党总支组织党员干部外出到海南等国内一流滨海旅游景区参观学习,开拓思路。结合市场需求,村里最终决定依托沙洲地块夕阳、沙滩、碧海等资源优势,围绕“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的理念,邀请国内一流设计单位对沙洲进行高标准设计,投入3000万元在该地块打造一个高端文旅项目:集立体观海、夜间听海、亲水玩海的新业态沙洲公园。

  有了想法,也明确了设计方向,接下来就是引进企业把项目建起来。为此,渔业村党总支采取了签5年合约免租3年,签约后分期付清2年租金的方式,主动对接引进了惠州中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对沙洲进行打造,并明确村集体出地、企业出资模式进行合作打造。

  如今,休闲广场、网红打卡点、旅游厕所、奇幻光影岛等公园景观已经在这里建设成型。未来,沙洲公园将交由企业进行运营,村集体可以按比例享受营收分红,仅土地租金每年就可为村集体增收180万以上,租金每年还将以5%递增。

  昔日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聚宝盆”,村集体的腰包也鼓起来了。

  发展“旅游+”

  文旅融合激活传统渔业

  随着巽寮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在渔业村外围,拥有完善配套设施的以海公园、海世界为代表的高端度假公寓拔地而起。近年来,人们对旅游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具有大文化IP背景的景点成为许多年轻人旅行的首选。

  基于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以及与外围环境进行和谐互补,渔业村利用自身优势,探索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不断丰富“旅游+”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条。

  一方面,对沿港建筑首层及立面进行改造,在整改中同时加上渔家风情雕塑小品、淳朴古典的招牌等装饰品以及规划有序的渔家晒网、晒鱼的场景营造,将沿港路打造成一条渔家风情街,给予游客沉浸式旅游体验;另一方面,以渔歌文化、妈祖文化、疍家文化为特色,鼓励党员率先垂范,利用自家闲置房间融入渔家风情加以改造,带头打造特色渔家乐,为游客提供“吃渔家饭、住渔家屋、体验渔家生活”的吃、住、玩一条龙服务。

  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里的年轻人也加入了创业行列,餐饮、住宿、销售等传统行业重新焕发出生机,这不仅丰富了巽寮旅游业的内容,还解决了部分渔民的就业。比如,村民晒制的海产品作为本地传统手信,深受游客喜爱,部分渔民还通过抖音、快手、微信等线上平台对自晒的海产品进行精准营销,每年收入可达15万元。

  不仅如此,为了能让全体村民更好享受发展成果,村里的党员还通过咨询专家、研究政策、跑办手续,将一件件惠民政策落到了老百姓的心坎里:设立教育基金,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图书室、篮球场、戏台及文化广场等,为村民提供文体娱乐活动场所;举办渔歌表演、春节篮球赛、端午龙舟赛、友谊拔河赛等活动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

  渔业村党员还带头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在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和“两反一防”中奋勇争先,用实际行动守护村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如今,渔业村无处不洋溢着村民悠然自得、安居乐业的气息。

  从村口过去的破旧石板桥到今天的网红打卡桥,从渔民们过去的木制捕捞船到今天的钢制休闲渔船,无一不在记录着渔业村艰辛的昨天、富裕的今天和振兴的明天。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