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 走向振兴的红色村

党建引领促乡村振兴 廉江这些村“后进”变“先进”

时间:2021-07-26 12:56:54 来源:南方+
【字体:

  盛夏,平山岗村村口的大片荷花娇艳绽放。小桥下溪水潺潺,旁边连片稻田里联合收割机轰鸣前进,饱满谷粒如流水般从出粮口淌出。一早出门打扫完村道,村里“巾帼志愿者保洁服务队”的几位成员拄着扫帚休息片刻。眼光扫视一圈环绕村庄的700多亩红橙林,颗颗青果已经压弯了枝头,肖树珍笑着跟同伴打趣:“又是一年好收成。”

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整合资源,利用旧土坯房改造成“记住乡愁”展览馆。

  从曾经的“贫困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宜居村”、“产业村”,平山岗村依靠党建引领,统一村民思想行动、吸引乡贤助力,成为湛江廉江市乡村发展的优秀代表之一。

  像平山岗一样从“后进”变“先进”的村,在廉江数不胜数。继承过往成绩,开拓辉煌未来,成为摆在新当选的廉江村(社区)“两委”成员们面前的命题。今年1月底,廉江市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出2567名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和398名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村民增收、乡村振兴,是这批年富力强的“头雁”精准施策的不二之选。

  “排头兵”引领

  美化乡村提升“幸福感”

  “以前村里到处是牛屎,满地都是泥,蚊虫还很多。”四十多年党龄的杨秀芬回忆起村里最初的情况,眉毛皱成一团。那时村里的道路不但狭窄,而且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天晴时尘土飞扬,下雨时泥泞难行。村民们的房子虽然多数都从土坯房变成了漂亮的现代砖石楼房,但进出一身泥的景况,却让大家居住生活的“现代感”大打折扣。

  平山岗要改变,但不能“随便”。时任高桥镇党委副书记谢齐让在平山岗驻村工作,提出要坚持特色乡村生态发展,组织号召全村参与平山岗村建设。

  然而如何发动集体的力量,达到群策群力的效果?平山岗村的党支部用了一招“土办法”——用“茶话会”、“交流会”等方式,与村干部、村民交流。

廉江市高桥镇平山岗村座座新楼房拔地而。

  喝着茶、聊着天,大家拉近了沟通距离,为乡村振兴“出点子”的气氛就浓起来了,一些邻里矛盾也在这种氛围里慢慢消除。

  思想达成了统一,党员干部发挥先锋作用,带头响应“三清三拆三整治”,说服亲友拆除自家危旧老屋。

  这些看得见、数得着的举动,在潜移默化里影响了村民,在思想上从原来的“要我脱贫”、“要我出力”,变成了“我要脱贫”、“我要出力”。

  不光村里人思想观念和行动改变,一些从村里走出去的贤才能人,也受到这种干事创业的气氛感染,带头为家乡发展出力。

  从平山岗村走出去的陈昭荣,原本在深圳创业办厂。前几年回到村里出钱出力,免费帮平山岗村设计景观项目,带头把自家的房屋拿出来改造成民宿示范点。

  为保证建设顺利进行,陈昭荣还邀请其他乡贤一同助力平山岗发展。受邀回乡的陈德春就丢下了自己的木料厂,不计每年15万至20万的损失,留在村里参与家乡建设。

  年过80的杨秀芬在村里说要搞建设时,就一马当先组建并加入了巾帼志愿队。17名党员带动近70名志愿者组织的这只队伍,在村内形成了长效保洁机制。

  看到80多岁的杨秀芬加入巾帼志愿队,村民肖树珍坐不住了。村委再有义务劳动发布在微信群里,她就踊跃报名,并成为了巾帼志愿队的队长。“村里党员们付出很多,我内心很受感动。我也提交了入党申请,现在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员。”长时间的户外工作使肖树珍的皮肤黝黑,她笑着说:“环境好,人的身体更棒,长命百岁,难道不好吗?”

  经过几年打造,平山岗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破旧的老屋、泥泞的村路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楼房,和宽敞平坦四通八达的水泥村道。

  “头雁”领队

  助农增收强化“获得感”

  “每月保底工资3000元,还能照顾家,心里踏实。”廉江市良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里,贫困户胡国秀高兴地说,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如今在合作社党支部帮助下,她在家门口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胡国秀曾是良垌镇中塘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她的丈夫因癌症去世了,家中还有3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公婆,最大的女儿念大专还没毕业。为给丈夫看病四处举债,原本一般的家庭陷入困顿。她走投无路,想外出打工,却又放不下家里的老小。

  正在她为此焦急时,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的干部找到了她,并根据她的意愿,结合实际,在廉江市良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给她提供了一个工作岗位,每月3000元,多劳多得。

廉江市良垌镇中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全王新(左二)向村民讲解辣椒种植技术。

  “出家门两公里左右就到上班的地方,活不重,工资待遇又不比外面差。”靠自己的努力和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党支部成员的帮助,胡国秀在后勤岗位上尽职尽责,去年当上了仓库主管。“工资够我和孩子的生活费了。”胡国秀说,现在的日子没有之前那么辛苦,以后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我们成长在农村,干的也是农业,帮助农民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塘村党总支部书记全王新,就是兴旺农业机械专业合作社的社长。2008年他成为党员,对党组织建设和党员在合作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非常重视。2014年兴旺农机合作社党支部成立,禀承“立足农村、依靠农民、发展农业”的理念,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推动“三农”新发展,积极探索实施“三农综合体”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

  党支部助力下,兴旺农机合作社先后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培训孵化基地,打造了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目前,该合作社已形成一支具有30多人的农村经济职业经理人队伍,带领周边200多户群众转型成为职业农民。

  兴旺农机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黄华兴介绍,兴旺农机合作社服务农户3562户,服务区域耕地面积2万多亩,合作建成的养殖鸡场有86个,极大提高了本地农户的年收入利润。

  开阔眼界

  交流致富经赋能“迭代感”

  “像这样受党建引领,选择回乡贡献力量的乡贤在廉江有很多。石城镇山头村委坡头村的陈春,也跟陈昭荣一样热心建设美丽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廉江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黎法明看来,党建引领下,“匠心农民”层出不穷,显示出党建深入乡村基层的必要性和强大动力。

  聚焦“党建+特色产业”,廉江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的模式,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产业发展的领导者、推动者和服务者作用,解决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发展缺门路、农民增收渠道不阔等问题,着力实现“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

廉江兴旺农机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党员为帮扶农户发放鸡苗。

廉江兴旺农机合作社党支部组织党员为帮扶农户发放鸡苗。

  塘蓬镇六环村,正是该模式下的优秀代表。在党支部引导下,六环村结合当地“北运”蔬菜区域优势,通过主导“基地+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了廉江市塘蓬六环果蔬专业合作社,投入100余万元,流转土地80亩,建设水肥一体化现代蔬菜种植基地,与当地农贸市场和驻地部队建立了稳定的产销渠道,解决了35名困难村民的就业问题。

  增强“内力”的同时,廉江市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把党建引领致富奔小康的经验放到更广阔的平台分享,接受检验、汲取新能量。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香粉乡新平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远腾对此印象深刻,表示自己被这种包容和自信的气魄所折服。

  “我从2013年担任村书记,到现在已经是第6届了。现在我们村里有64名党员,建立了4个党支部。”今年3月25日,张远腾来到廉江市受廉江市委组织部邀请,和廉江市新一届村(社区)“两委”干部交流党建经验。这位融水县的优秀村级党组织书记侃侃而谈:“脱贫攻坚也好乡村振兴也好,没有党建引领,我们村不可能从2005年只有一条3公里烂泥路的村,变成现在大道宽阔全部水泥路通到每家每户的好景象。”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