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蓬江区荷塘镇南村村:革命老区村的红色振兴
4月底,江门市蓬江区荷塘镇南村村廉访胡公祠又迎来一批到此参观的党员干部。“参观的党员干部群众越来越多,村里人气提升不少。”说起村里最近的变化,南村村党总支部书记胡秋维笑开了颜。“有人气才有发展。”
南村村是革命老区村,红色历史悠久。这里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重要的革命阵地,在1993年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老区游击根据地。如今,南村村在梅溪小学和中顺新边区党委旧址(即廉访胡公祠)建起红色印记展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来此重温红色历史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
红色文化引领着红色振兴。近年来,南村村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推动革命老区村建设,大力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化生态旅游村,打造红色印记展厅、荷塘月色文旅项目等,激活了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红色文化融入基层党组织建设
走进南村村,一路漫步悠游,可以看到一系列精神雕塑、导向指引牌等独具蓬江特色的红色印记,串联起廉访胡公祠、龙山防空洞、元山环形工事等多个红色革命遗址(景点)。
红色革命遗址(景点)背后,是一段难以忘记的红色故事:1929年,南村村爱国人士、黄埔军校毕业的胡剑卿在廉访胡公祠创办梅溪小学。1944年抗日战争时,胡剑卿等革命人士以梅溪小学为掩护开展革命活动。广东省在此设立“中共中顺新边区工作委员会”,指导中山、顺德、新会等地校友投身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
市民游客在红色印记展厅参观。
一直以来,南村村都把本土的红色文化融入到党组织建设当中,引导党员干部争当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去年,南村村投入20万将廉访胡公祠升级改造为南村村红色印记展厅,分四个部分展示了蓬江区的重要红色印记事迹、荷塘镇及南村村的红色革命史、南村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成果,更好地弘扬红色文化和发扬革命老区村精神。
“红色印记展厅成为了我们的红色教育阵地。我们在此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红色主题实践活动,包括讲党课、重走红色遗址等,回顾红色历史,弘扬红色精神,鼓励党员群众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的各项事务中去。”胡秋维说。
在红色文化引领下,村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吸引了更多年轻党员参与村里的各项工作。90后党员胡志得回到家乡,如今担任村里的支委,负责村里的党建工作,是村里的业务能手。
“能够为家乡做事,感觉工作更有意义,也更有动力。接下来,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更深入挖掘好村内的红色文化资源,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力量,引导党员真抓实干、干事创业。”胡志得说。
党建引领“颜值”“内涵”提升
傍晚时分,地面的炎热渐渐散去。夏日傍晚,村民欧阳玲笑沿着南村村内荷塘月色的湖边惬意地散步。“现在好像住在花园里,比住在城市还舒服。”欧阳玲笑说,村里停车也方便规范了,出行也更加安全。
南村村内荷塘月色公园已成为村民休闲的好去处。
南村村这几年的变化,村民看在眼里。“以前废弃的猪舍又脏又臭,烦人!”“以前鱼塘里有垃圾,难闻!”“现在到处都是小公园,美观多了。”“休息的时候可以到湖边散步,惬意。”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讲起了村里的改变。
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在南村村党总支部的推动下,2019年南村村投入233万对上村和海边自然村开展39个施工点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南村村革命老区的“颜值”与“内涵”。针对村民关心的问题,南村村还投入101万完成3个标准化公厕升级改造工程,新建市联队、海边村公厕,推动“厕所革命”工作落实到位。2019年,南村村被评为蓬江区乡村振兴示范村。
去年底,南村村又把文旅也作为乡村产业振兴抓手,投入400万元建设“荷塘月色”公园,把上村文化广场旁的五口鱼塘连片打造为人工湖,呈现“荷塘月色”的自然美景,栈道、亭台楼阁、亲水平台、特色拱桥等让村民及游客一年四季都能欣赏到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的景象。
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正视农村的现状,破解其中的难题。破题过程中,党员干部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我们党员就带头拆掉家里的旧猪舍,带动村民参与到我们的整治工作中。”胡秋维说。
文旅资源推动富民兴业
红色文化是南村村人的血脉。近年来,南村村把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以红色文化助推富民兴业,让红色文化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更加熠熠生辉。
“我们围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等,分批、分层、分类稳步推进,通过文化寻根、整理村史村训、讲好家风、发展祠堂文化等举措,将南村村打造成为蓬江知名的红色文化旅游点。”胡秋维介绍,南村村正在加快建设户外红色景点、水岸田园观光项目、古树埠头、“司谏进士坊”历史人文街区以及沿河红风休闲游渡项目。
其中, 2个户外红色景点包括上村自然村龙山防空洞和元山战壕,龙山防空洞将凿刻南村村龙山战斗的故事情境,元山战壕将设置纪念景观序列的高潮碑亭以铭记革命历史。水岸田园观光项目将美化水岸两道,贯通荷塘月色公园至古树埠头。
“司谏进士坊”历史人文街区将以“司谏进士坊”为设计原点,增设红色人文景观小品,打造成为极具人气的“南村历史文化街区”。此外,南村村还将以沿河红色革命教育为主题,打造休闲商业+沿河漫步+泛舟河畔等多功能河畔空间。
南村村航拍。
产业方面,南村村也有一系列的规划:将鱼塘打造为水产养殖基地,培育特色品牌;打造特色饮食街;将特色水产推上网络平台,打造“南村村特色品牌水产”……
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唤醒“生于斯,长于斯”的乡土情结,如何让村民自发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来,比实现产业兴旺更难,也更关键。“现在,很多村民看到村里的变化,更加支持我们的工作。下一步,我们还要落实好规划,让村民享受到更多发展红利,这样才能更好提升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胡秋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