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黄江:深化党建引领工作机制 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办实事
随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越来越多黄江市民养成了这样一个习惯:遇到难题,首先想到楼栋长、网格员帮忙解决;困难比较大的,出门多走几步路,前往社区居委会或党支部寻求帮助;年纪较轻的,还会通过微信群、公众号留言等方式,反映自己遇到的问题……
今年以来,黄江镇不断完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机制,结合新一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深化党建引领工作机制,党员干部带头走下基层,察民情,访民意,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进行集中攻坚,持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这使黄江镇的党组织与群众打成一片。
走进特殊群体家中送温暖
10月下旬,广东气温骤减,一下子入了秋。社区里的老人有没有好好加衣服,老病旧痛有没有复发……这些问题成了黄牛埔党支部党员陈秀映最关心的问题。
“不仅是我,我的孩子也很关心他们的身体。”据陈秀映介绍,黄牛埔村最年长的巫婆婆已经有97岁高龄了,自己的子女也有六七十岁了。平时儿孙较忙,不能时时刻刻照顾她,几年前巫婆婆不小心把腿摔伤后,行动也多有不便。于是,了解情况的社区社工和志愿者们经常上门帮助,关心老人的近况。包括陈秀映在内的党员们也经常带着孩子、拎着水果上门,陪老人聊天解闷,替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再次见到巫婆婆,婆婆的脸上乐开了花。每次上门,喜欢孩子的巫婆婆都特别高兴,她年纪大了,很喜欢被孩子们围在身边,听他们叽叽喳喳讲学校的事情。孩子们也特别积极,不仅为婆婆表演自己的才艺,逗她开心,还帮着大人打扫起房屋,屋子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
临走前,婆婆摸了摸孩子的头,又对她说了声谢谢,这让陈秀映特别有成就感。对于她而言,身为党员,能够为包括巫婆婆在内的众多特殊群体带来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她分内的事,也是让她为之感到自豪的事。
“作为党员,我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带动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去关心、帮助他们;作为母亲,我也希望能给自己的孩子做个好榜样。”陈秀映说。
每个月,陈秀映还会与黄牛埔党支部的党员们一道,共同前往辖区内的高龄老人、残疾人、困难妇女、困难儿童等特殊群体家中,了解他们的近况,积极上门提供服务。甚至还有不少党员会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主动上门,为这些特殊群体送去关心与温暖。
目前,黄牛埔党支部已陆续走访了30户特殊群众家庭。据了解,除此之外,社区还专门提供居家老人服务。有需求的老人,可前往社区申请,符合条件的,社区每天会安排专人前往老人家中帮忙照顾老人,做一些简单的家务。
“很多老人其实不一定知道我们还为他们专门提供这些服务,所以在每次上门时,我们都会将最新的消息告诉他们,并鼓励他们或通知他们的家人,为老人积极申报。”陈秀映说。
退休党员成立调解室为群众化解矛盾
在黄江,不少人都听说过党员“祥叔”的名字。“有矛盾,找祥叔”,成为共鸣。
1952年出生的任庆祥,先后担任过黄江镇旧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镇信访办副主任,2012年退休后加入黄江镇法学会中立法律服务站,继续活跃在调解矛盾纠纷第一线,为建设平安和谐黄江添砖加瓦。
“一张笑脸,一杯清茶,一声问好,一句请坐。”在任庆祥的办公室墙上,贴着这句“四个一”。这不仅是他的行为准则,更是对调解工作室的要求。从事调解工作二十余年,任庆祥具有丰富的经验,始终关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人民调解工作,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98.9%。
今年,在调解工作中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当地群众的敬重和爱戴的任庆祥,获评东莞市优秀共产党员。“我的党龄不是很长,退休后还想为党多作贡献。”他说。
自2019年3月,黄江司法分局创立以个人姓名命名的东莞市镇街首家个人调解工作室——黄江镇人民调解委员会祥叔调解工作室,并由任庆祥任调解室主任以来,调解室以良好的服务态度,顺利解决了一系列矛盾纠纷。
就在调解室成立的第一个月,黄江某公司员工陆某从公司厂房5楼坠楼,经抢救无效死亡,种种迹象推断其很可能是自杀。事发后,其家属王某等5人到该公司大吵大闹、拉横幅,甚至在厂门口烧纸拜祭,对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一定影响
王某等5人认为陆某是在公司死亡,公司应承担全部责任,要求公司赔偿120万元,后来降到30万元。而公司认为,陆某是跳楼自杀,完全是自己的行为造成的,与公司没有关系,拒绝高额赔偿,双方各执己见,均不愿意作出让步。
了解到事态紧迫,双方矛盾可能进一步激化,任庆祥知道此时最需要平复家属的情绪,让他们面对现实,劝导其冷静下来处理问题,以合法的方式维护权益。
最后,任庆祥用娴熟的调解技巧,依法依规积极引导,双方均不再坚持自己原来的主张和诉求,王某等5人接受了赔偿标准,该公司支付给王某7.9万元,且愿意配合王某领取社保补贴,一起社会影响较大的矛盾纠纷终于被化解。
一直以来,任庆祥调解案件注重以理说法、以情感人、以法服人,对每一个纠纷案件不急不躁、耐心倾听,真情相待当事者,依法调处每一宗案件。他的敬业、专业和热心感动了很多当事人,老百姓有了矛盾纠纷总会想到找祥叔调解,他们这样评价:“祥叔调解很公正,讲话很中听,有纠纷找他肯定能解决。”
近年来,因为年纪渐长,任庆祥慢慢退出调解一线,转为开展调解员培训工作,带领新人模拟案情调解,培养新一代调解员,延续祥叔精神。
“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希望能通过传授调解经验,推动黄江镇调解工作的发展。”任庆祥说,目前调解室被打造为黄江镇调解员孵化基地,进一步为群众解难题。
大走访解决企业麻烦事
“今年的广交会,我们也想去看看。”今年10月,一名企业家在与黄江镇经济发展局工作人员钱惠谦闲聊时感慨道。本是无意间说出的话,却被钱惠谦记在了心上。从企业回到局里,钱惠谦立即与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询问是否有通道帮助企业前往展会参观学习,事情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对于党员钱惠谦而言,将企业的困难随时记下并帮助解决,已经成为他的工作习惯。今年4月以来,黄江持续开展“企业大走访、深调研、强服务”工作,由镇领导班子带领各挂点企业服务小组,在全镇范围内深入走访。
实地走访、召开集中座谈会、派发调查问卷……多种方式相结合,工作人员们不仅主动、及时掌握骨干企业生产经营发展的第一手资料,还为企业深入解读国家、省、市和镇最新出台的惠企政策,并认真听取企业发展诉求和存在困难,积极为其答疑解惑。
“除了一些常见的‘老大难’问题,不和企业、群众打成一片,你也不容易发现一些在细节琐事上困扰他们许久的‘麻烦事’。”钱惠谦说。
就在近期,困扰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员工许久的道路拥堵问题得到了回音。原来,在该路段在工作日上下班时段车流量大,经常造成交通拥堵,企业员工上下班出行时常常苦不堪言。而在通过大走访了解问题情况后,目前,黄江镇经济发展局已就改善该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已函请交通运输分局和交警大队提出工作建议和意见,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协调解决。
“上门入户进企业,不仅可以进一步优化政企互动平台的建设,更全面增强了政企间的理解及交流,为企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加深企业作为黄江发展一份子的认可感、归属感、荣誉感,进一步增强企业深扎黄江发展信心。”钱惠谦说,在持续推进“大走访”的过程中,越来越多企业对他们的工作竖起了大拇指。
据了解,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黄江共收集到82家企业150个问题,目前已处理114个问题,36个问题推进中。目前,包括用工招工、资金流转、项目载体承接、基础设施建设、子女入学等在内的多个问题与建议,已进行整理分类并协调推进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