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办实事解难题 惠民生聚民心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英德市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瑶族党员工作特色,通过打造形式新颖、种类丰富的党史课堂,落实“三联三带”“三谈三问”等举措。
“流动夜校”拉近党群距离
考虑到瑶民白天进山、夜晚回家的实际情况,联山瑶族村打造“流动夜校”,将党史课堂搬到村民小组,由村党支部农村宣讲员向村民小组群众讲党史,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米”。
“红军纪律严明,战士们睡在屋檐下、空地,不仅没有动村民的东西,还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等……”联山瑶族村老党员黄程保为村民讲述红军故事,几条板凳一围就是一个课堂,哪里有村民,党史课堂就搬到哪里。
宣讲员们还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故事讲进百姓的心里。“流动夜校”来到寻常百姓家,既接地气又聚人气,既有氛围又有温度,受到村民的欢迎。目前,流动夜校已开展20余场。
此外,联山瑶族村党支部组织20年以上党龄的老党员组成“老党员宣讲团”,除宣讲党课外,还围绕丰富的村史、风俗、民情、传说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内容进行讲述,增强宣讲的针对性、生动性和感染力。
村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
联山瑶族村党组织以创建农村基层党建示范村为契机,以“三联三带”“三谈三问”等举措让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在实处。
联山瑶族村党支部开展“三联三带”活动,即党支部联系党员带班参与乡村治理,村“两委”干部联系村小组带领发展经济,党员联系村民带头倡导乡风文明。
目前,联山瑶族村已经形成了南板南、香菇种植等特色产业,形成了人人参与乡村卫生治理的良好氛围。在发展林下经济作物同时,村里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通过还原过山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旅游景点;每个村民小组还建设配备了一个文化室,让瑶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节目更加多彩。此外,联山瑶族村还投入300万元,打造了党群活动中心和特色瑶族文化村寨,村党组织阵地建设更加坚强有力。
联山瑶族村还积极开展“三谈三问”活动,即村党支部书记谈最满意的事,问如何抓党建;谈最不满意的事,问如何补短板;谈最想做的事,问如何优服务。村“两委”干部通过主动征求基层村民的意见建议,精准聚焦本村的突出问题,力促组织生活见真章出实效。村“两委”干部自觉查摆在服务村民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整改措施。
通过“三谈三问”,联山瑶族村落实“重大事项马上办”,村里解决了联山一组生活饮用水问题(全程铺设水管2.1公里)和污水处理及管网铺设的诉求。目前,联山瑶族村党支部引领群众通过打造瑶族文化展示馆和文化广场,举办盘王节等重大节日仪式和歌舞表演活动等,还原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挖掘过山瑶的历史文化,以打造民族特色村寨为目标,同步发展配套民宿和餐饮旅游产业链,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休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