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专题 > 先锋模范报道

广州市黄埔区鱼珠社区义工刘小兰:连续两个多月为一线做饭 99岁老母亲上阵帮忙洗碗

时间:2020-05-07 18:02:01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觉得自己还年轻!”5月4日上午,已经55岁的刘小兰去往广州血液中心天河献血站献血。“这是我第一次献‘成分血’,之前献全血,都是每次400毫升,所以医护人员准许我今天一次性献两个单位的血小板,我很高兴。”

  除了爱心献血,作为黄埔区鱼珠社区义工的刘小兰更在疫情期间,连续70多个深夜为一线防疫人员做饭送餐,尽管家里还有中风的丈夫和年迈的母亲需要照料,但在刘小兰看来,身为共产党员,在非常时期站出来“助人为乐”,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幸福。

  20年累计献血18次

  刘小兰第一次义务献血是从1999年开始的,此后,刘小兰每年几乎都会献血或是参与志愿者活动。至今刘小兰已累计献了18次血,献血总量达到6000毫升以上,更是连续三次获评广州市无偿献血奉献奖。然而5月4日这一次献成分血,对她而言还是第一次。“听说对于很多患者,直接输注血小板的作用要比输注全血发挥的作用成倍增加,如输注全血,不仅会造成浪费,有时还会给病人带来副作用,甚至增加病人的心脏负担。此外献全血一年最多两次,而献成分血的话半个月就可以献一次。所以我以后打算每个月都去献。” 刘小兰告诉记者。

  献成分血所用的时间要长于献全血,通常每献1个单位血小板需要40~60分钟,所以,刘小兰当天在献血站里躺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而她99岁的老母亲一直守候在门外;不过,刘小兰表示有点遗憾,因为上一次献血时医生发觉她血压过高,叮嘱她不能再熬夜工作了,所以,她此前坚持了两个多月的为疫情防控值班人员夜间免费送餐的这份“爱心工作”,不得不提前结束了。

  “妈妈般的深夜食堂”

  “开饭啦!” “现在吃午饭啦,有没有人要来吃啊?” 刘小兰的朋友圈文字洋溢着和她本人一样热情如火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从小生活困苦常常挨饿,在刘小兰心目中,“吃饭”就是最重要、最幸福的事,因此充满了仪式感。而在疫情之下,她发现所在的街道卡口守点的工作人员半夜三四点钟常常饿得慌,就决定给他们送餐。

  “白天守卡的志愿者、工作人员吃饭有着落,我就给他们送点热茶和凉茶解解乏;但是晚上守卡的人很多都是外地志愿者,不能让他们受冻挨饿,所以我们家庭会议决定,要一直为他们送饭,直到战胜疫情为止。” 刘小兰的老家在海南省万宁市,她不仅烧得一手好菜,还会做各种饺子、煎饼和包点,自开始送餐以来,社区里夜间值班的志愿者们直呼“要被兰姐喂胖了!”从2月10日开始至4月下旬,70多个深夜里,刘小兰每天都是凌晨一两点钟煮饭烧菜,到凌晨三四点钟给社区的值班人员送去几大饭盒的夜宵,她的爱心餐也被志愿者们亲切地称为“妈妈般的深夜食堂”。

  “在新闻里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穿着闷热的防护服,连续多个小时不吃饭、不上厕所,他们奉献的是健康甚至生命,我做的这点又算得了什么?”刘小兰说。然而,毕竟她也是55岁的人了,因为长期熬夜睡不好觉导致近期血压居高不下,她不得不终止了这份“爱心工作”。

  “老母亲用行动教我做人”

  刘小兰的父母早年生活在湖南耒阳,父亲当兵转业后带着全家人一起去海南万宁的南林农场红英队落户,“父亲在部队里学了点文化,所以在队里担任民兵队长和会计,母亲就是种橡胶、割橡胶。我父母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都特别孝顺父母。因为家里人口太多,所以小时候我印象中就是一个字,饿。”

  为了填饱肚子,刘小兰幼年常爬到树上去摘果子吃,她母亲更是吃苦耐劳,一直工作到66岁才“退休”。“我母亲今年99岁高龄,她年轻时吃了好多的苦。我小时候,母亲每天早上早起割橡胶,一直干到下午2点多才吃一口饭; 2018年,97岁高龄的母亲不幸遭遇车祸造成左臂骨折,手术前后她一声都没有叫过疼。” 刘小兰说。

  虽然家里生活困难,但刘小兰一直在父母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行为影响下成长。“父母不会和我们说什么,就是用行动来让我们获得教育。父亲在队里从来都是默默地做好事,从来不需要别人知道。帮别人家搭建茅草屋、抗击台风等就更不用说了;母亲66岁‘退休’之后,还帮别人做过好几年保姆,后来又帮儿女带大几个孩子。直到现在母亲跟着我生活,仍然坚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不浪费一粒粮食。”

  热情有干劲的“靓姨”

  刘小兰向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广州二十余年的经历。“23岁的时候,我只身一人来到广州打工,被皮革厂录用,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当年集团举行游泳运动会,在海边长大的我作为唯一一名女选手夺得三项大奖;厂里那时候有2000多人,我作为一个户口还没转过来的临时工,却因为工作出色被派往外地学习。那时候厂领导问我,会不会学成之后就不回来了?我说不会,除非你们不要我,不然我一定会干到厂子倒闭为止。”谁知后来由于工厂转制,刘小兰和丈夫同时下岗。倔强的刘小兰没有向生活屈服,当过保姆、做过服务员,最终去了麦当劳连锁餐厅工作至今。

  “那时候,从早上8点半干到晚上9点半,一天13个小时,可能因为我干劲足,人又热情开朗,一步步从餐厅接待成长起来,还多次被派到琶洲会展店,为参加交易会的外宾服务。服务外宾的大多是年轻的小姑娘,我这个老阿姨却也得到了重用,我非常开心。”采访之余她还向记者秀了一把英语,“我上的是全国第一批职业高中,当时没有英语可学,但现在,我的英语口语水平可能超过了我当年一位英文不错的同学,这都是广州这个好平台带给我的。”

  “帮助别人是件快乐的事”

  早在高中时期,刘小兰就申请加入共青团,21岁时她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对记者说:“我信仰共产主义。凡事都要靠自己的双手,努力才能实现。”2018年,刘小兰的丈夫不幸中风,儿子也结婚生娃,加上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刘小兰在照顾家人之外要兼顾着餐厅的工作,同时还不忘做志愿者、献血的公益工作,她有时还会拉上全家人一起做志愿者。“这次送餐,全家人都支持我。我儿子每天一早去值班点收回保温饭盒,99岁的老母亲在家还会帮我洗碗。”

  对刘小兰来说,虽然和大多数人一样面临着来自生活各方面的压力,但她似乎永远保有热情和乐观,身上总给人感觉有使不完的劲,时刻关心着身旁以及社会上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因为对她来说,帮助他人是责任,也是幸福。“能够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刘小兰说。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