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民社区派出所警长刘锦荣:连续奔波战疫一线 有群众支持再累也值
■刘锦荣(中)与同事在现场布置工作通讯员 麦伟强 摄
本报讯 从警近20年,刘锦荣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最长的工作“连轴转”,从年初二开始连续上班46天,每天工作10小时是家常便饭。
疫情暴发的第一周,也是他担任新民警务区警长的第一周,他边摸清辖区情况,边组织开展防疫工作,劝导疫情重点地区人员进行医学观察隔离,完成“莞e申报”100%的工作任务。3月18日,他迎来了疫情防控以来的第一个周末。
一周摸熟辖区情况
大年廿六,刘锦荣刚到新民警务区报到,还没完全熟悉情况,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位新任警长压力倍增。
年初二开始,他提前结束春节休假返回岗位,除了辖区治安工作,还要加入防疫一线工作。为了尽快适应工作,了解辖区情况,刘锦荣跟社区卫生防疫部门及社区治保会、智网工程等工作人员一起,加班加点走街串巷,深入旅馆、出租屋、商铺和住宅小区,采集人员信息,反复、耐心向群众宣传防疫知识和防疫政策,动员疫情重点地区人员隔离观察。
刚开始投入工作的时候也是防疫工作最紧张的时候。刘锦荣与民警们要负责重点疫区排查工作,这项工作可以说是24小时在线。记得年初八下午5点,他接到社区工作人员的电话,需要民警协助找出刚到社区入住的8名人员,这些人刚从疫情重点地区回来,需要进行医学隔离观察。
这项任务不能拖沓半分,收到信息,刘锦荣立刻电话联络相关人员,跟有关人员解释防疫工作,约他们到指定的地点上车,安排到集中医学观察点。这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安抚沟通,争取人员的配合和理解,哪里的人员需要沟通理解,刘锦荣就跑去苦口婆心劝喻。把8名人员全部安置进医学观察点时,已是次日的凌晨2点。
爽朗的性格加上亲和的沟通能力,成为他开展工作的优势。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他与社区各部门熟悉联络,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实现自己新岗位与防疫工作的无缝衔接。
“莞e申报”完成率100%
因为常跑一线,刘锦荣经常四五天都不敢回家,担心给家人带来传染风险,晚上就住在所里。这期间,他累计检查旅馆业、出租屋186间/次,排查重点监察地区人员87人,及时掌握了辖区内重点人员的底数和基本情况,为辖区开展精准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历前期的紧张排查后,长安迎来返莞返程高峰,让辖区内所有人员完成“莞e申报”成为又一项重点工作。
“莞e申报”基础数据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重要意义,如何让群众尽快自觉自愿做好填报,刘锦荣没少想办法。他带领社区民警等工作人员,分批组织辖区工厂企业、出租屋二手房东和管理员召开“莞e申报”工作推进会。
为了减少人员聚集,刘锦荣选择在小公园空旷的地方,分批召集房东业主开会,连开五场,同事不厌其烦地向群众讲解“莞e申报”意义、申报流程等等。虽然耗费的时间长,但如此接地气的“推进会”动员效果甚佳。
他组织辅警队员、“二标四实”工作人员、网格员,每家每户进行地毯式排查,查漏补缺,确保不遗漏一家,不遗报一人。至3月底,新民社区出租屋申报人数43234人,单位申报人数52063人,两项申报率都达100%。
群众支持理解再辛苦也值得
从年初二开始,刘锦荣连续上了46天班,特别是疫情防控初期,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是家常便饭。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咳嗽了几次,他说,因为长年有慢性胃炎,工作压力一大,反胃酸引致咳嗽的情况就会出现。
这段时间是他从警以来最紧张的,但也是他觉得最有价值的。疫情防控期间,社会犯罪率明显下降。治安事件减少,刘锦荣和同事把重心工作放在一线抗疫,其间很多热心市民自发捐赠各种各样的防疫物资或爱心食品,还为工作人员打气加油。
“说老实话,我觉得有那么多群众的支持是挺感动的,感觉自己的工作被群众认同。其实这一点也有区别于以往的工作,虽然以前也是为民除害,例如说抓到贼,也不一定有人说一句谢谢,因为大家都觉得,这是警察应该做的。”
刘锦荣说,“面对疫情,大家其实都会害怕,我也害怕,但是有那么多群众的支持,就算是一句谢谢,一句问候都觉得特别的暖,所以我觉得再辛苦也是值得,而且非常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