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五邑中医院夫妻档“白衣战士”双双奋战“疫”线
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江门市新冠肺炎后备定点救治医院——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积极响应,组建专家医疗队和中医救治组,以及临床医疗、护理骨干为核心成员的医疗救治队,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进行排查和救治。在这些梯队中,不乏“舍小家”“顾大家”的夫妻档“白衣战士”,一对对平凡英雄,一次次恪尽职守地奋战,与病魔抗争,同时间赛跑,和死神抢人,成为一线战“疫”的中坚力量。
“我跟着你进步,一起为患者服务”
李叶枚,43岁,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医师,从医17年。疫情期间,她毫不犹豫地报名参与抗“疫”。“只要国家需要我,我随时披甲上阵。”2020年2月15日,该院感染二区组建成立,李叶枚如愿成为该区一名冲在抗“疫”前线的“白衣战士”,同该区的其他战友一起,管治待排查的不明原因发热患者,其中,包含不少本身患有基础病的重症发热患者。
2月24日晚,感染二区转入一位脑出血、脑疝术后患者,已经是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通气的危重状态,脑出血并脑疝后并发症也随之而来。李叶枚从下午5点接班后不停地处理患者病情到晚上11点,患者情况才得到缓解。正准备稍作休息的她,看到患者危急值心、肾异常的抽血报告,又立即穿上防护服,再次给患者做床边心电图,从做完检查到脱下防护服又花了一个多小时。
25日凌晨1时许,该院召开多学科会诊,相关医护人员立即到场,医院上下齐心协力。会诊结束后,李叶枚又汇总会诊意见,继续处理医嘱,直到凌晨2点多。接着,每隔1个小时关注1次病人情况。第二天又继续参与病情讨论,查房、开医嘱、写病历,直到中午12点多才下班休息。这样不眠不休连续工作19个小时是她工作的常态。
常日里查房,病人们会问:“医生,我今天的抽血检查怎么样?”“医生,我到底什么时候出院?”……
李叶枚温声细语地疏导患者:“你今早的检查结果比昨天要好,继续加油!”“我们整个治疗团队都在尽力帮助你们,你们只需配合治疗,安心养病!”经过一番解释和安抚,患者们增强了信心,也更加积极配合治疗。
并肩逆行,与子同袍,李叶枚的丈夫马春成与她一起参与抗“疫”工作。45岁的马春成是江门市五邑中医院肾病科主任医师,同时也是一名中共党员,党龄13年。从医21年的他,也是第一批参与抗“疫”的先锋力量。当他听说妻子进入感染科室参加抗“疫”时,既惊讶又惊喜。李叶枚笑着和马春成说:“我跟着你进步,一起为患者服务。”由于工作原因,两人已十余天没有见面了,只能利用休息时间视频通话,相互给对方加油打气。
自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成立后,马春成一直担任该专家组的专家兼秘书工作,每天参与隔离病房的患者进行中医查房辨证开方。后来,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隔离区组建成立,为出院患者提供康复隔离服务,有着丰富中医药临床经验的他,成为了该区负责人。
目前,新冠肺炎康复患者隔离区管治着4名出院患者,随着出院患者的增加,工作量也持续加大。健康评估、心理干预、巩固治疗,马春成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项工作。他使用中医辨证论治疗法,配合心理调适法、饮食调试法、运动调试法、按摩调试法、艾灸及穴位贴敷等方法,全方位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治病也治心,马春成时时关注患者状况,尽力满足他们的需求。其中,患者小华(化名)刚到该院时,晚上一直睡不着觉,马春成就为他中药调理,配合艾灸、按摩等方法,同时主动亲近,进行心理疏导,经过综合调理,该患者情况明显好转,睡得香,吃得好。近日,小华说想要一只掏耳勺,马春成立即询问其他医护人员为其寻找,由于医护人员都需留观,无法外出,就清洁、消毒自己的先让给患者。在治疗上,他倾其所学,护患者健康和周全;在生活中,他竭尽全力,满足患者需求,提供一个温暖、舒心的诊疗环境。
前线作战,后方支持。谈到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马春成和李叶枚表示十分感激退休教师姑父、姑妈,在知道他们参与抗“疫”工作后,毫不犹豫地帮忙照看他们的女儿,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他们的女儿也十分理解他们,并贴心地对他们说:“你们要注意安全,我会在家好好的。”
“我要同你一起,共同抗‘疫’”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1月17日,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成立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领导小组。从那时起,33岁的肺病科主治中医师、临床救治组第一梯队队员陈世囝就时刻准备着,等待医院“号令”,进入感染区病房抗“疫”。2月13日,他调入感染四区(确诊患者的治疗区),每天穿上厚重的防护服,对患者查房进行病情分析后开具治疗方案。
1月23日,该院成立了江门市五邑中医院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陈世囝的妻子、33岁的老年病科主治中医师魏玉凤是一名有11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在接到专家组秘书的工作任务后,她非常高兴,因为可以另一种方式,和同事们共同抗“疫”。同时,她也生出一丝顾虑,考虑到丈夫下班后需留住宿舍不能回家,她也忙忙碌碌每一天,作为父母,能够陪伴1岁女儿的时间就很少了。不过,她转念想到,作为医护人员双职工的儿女,必然要更早学会独立。
“我要同你一起,共同抗‘疫’。”魏玉凤说。
“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你。”陈世囝答。
当天,魏玉凤正式承担新冠肺炎中医专家组秘书工作。中医专家团队时刻准备着进入隔离病房为疑似患者辨证论治、谴方开药的做法,为每位患者提供及时、早期的中医治疗方案,筑起战“疫”堡垒。由于魏玉凤正值二胎(孕周26周),不宜进入隔离病房,她就协调专家组内各项组务工作的开展、及时汇总资料、每日撰写医案、每天参与医院新冠肺炎医疗救治队的8点晨会交班等,竭尽所能贡献一分抗“疫”力量。她跟随中医药治疗专家组的抗“疫”步伐,落实中医药防治疫病举措,充分发挥医院中医防治疫病优势。
魏玉凤说,她很高兴加入新冠肺炎中医药治疗专家组这个抗“疫”团队,深入参与到中医治疫四重奏——“辟瘟、净秽、普济、辨治”的具体实施环节里,也很高兴看着每位患者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好转后出院。
就这样,二胎怀孕状态的魏玉凤和在感染四区的陈世囝,在抗“疫”中里应外合,夫妻两人19天以来,每天只能通过晨会交班时的云平台视频见到彼此。
2月14日,他们度过了一个“特别的”情人节。魏玉凤在科室值班,在忙碌的白天过后,她利用夜晚的时间撰写了当天的中医专家组医案。陈世囝在感染四区值班,每次夜间巡房时,看着患者们平顺的呼吸起伏以及安静的睡脸,他不由觉得所有的辛苦和疲劳都烟消云散。
陈世囝作为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第一梯队队员,1月下旬就开始24小时待命,从接到命令进入确诊隔离病区到现在,已奋战19天。当问及累不累时,他说作为医护人员,随时做好战斗的准备,能让患者愁容变笑脸,虽然累,但是值得。2月19日,患者吴女士得知自己要出院,当晚凌晨4点就开始收拾东西,高兴得整晚没有睡觉。天亮后,陈世囝亲自送她,并叮嘱她继续隔离2周,注意加强营养,有问题及时给他们打电话。
“我相信,每位医务人员,纵使如萤火般渺小,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陈世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