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北边检站执勤四队“95后”民警蒋君宇奋战在战“疫”最前沿
“武汉伢”在疫情面前不服输
等疫情结束了,你想做什么?“我就只想吃顿妈妈做的饭”,2月1日,珠海边检总站拱北边检站执勤四队“95后”民警蒋君宇在自己的朋友圈作出了回答,简单纯粹,而又饱含期望。
蒋君宇是湖北武汉人,2017年加入珠海边检总站成为一名人民警察,3年来一直工作在拱北口岸基层一线。今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的家乡成了世界关注的焦点,而他身在珠海,牵挂着父母、惦念着亲人,也一直追随着父母的脚步,坚强奋战在战“疫”最前沿。
父亲的“礼物”:一份请战书
1月30日,拱北边检站决定成立党员战“疫”突击队,负责执行疑似病患验放、在高风险区域执勤等任务。蒋君宇几乎第一时间报了名,他说:“我是党员!业务可以,还能说武汉话。”
被选中后,蒋君宇每次都要穿着防护服等护具,“全副武装”地在一线执勤。由于资源紧张,蒋君宇穿上防护服后一个班次都“不舍得”脱,执勤间隙也在后台区域短暂小憩,近8小时的工作,他的护目镜上常是雾气腾腾,下班后手套里也全是汗水,额头常常被勒出一圈红痕。“刚开始几天,没法适应那种憋闷感,站一会儿就头闷想吐”,每次蒋君宇也都是使劲梗着喉咙,强忍着不吐。凭着这股不服输的劲儿,蒋君宇至今验放了50多名疫情重点地区的旅客。
2月4日,蒋君宇收到了一份“礼物”,那是父亲蒋大庆在家人群里发出的一份手写请战书。“恳请组织把我放在最需要的地方”,看着父亲坚定的话语和鲜红的手印,蒋君宇感受到父亲在千里之外给了他一个“击掌”,以行动为他送来更多前行的动力:“放心,老爸,我会继续加油。”
是家人亦是战友
蒋君宇的父亲蒋大庆是一名交通警察,1月23日当天,武汉宣布封城后,他被紧急抽调去某高速路口驻扎执勤,负责进出车辆及人员的引导劝控、运送疑似病人等工作。
形势严峻,蒋大庆和同事们顶着寒风在执勤点对来往车辆逐一排查,一干就是14个小时。疫情暴发以来,蒋君宇唯一一次拨通父亲电话时,他的父亲正在高速路收费站作短暂的休息,平时不擅言辞的他,却在短暂的几分钟里反复叮嘱儿子: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一定要戴口罩、勤洗手……
母亲宋曼在当地妇联工作,封城之后,她每天奔走于各个社区进行排查登记。他们的邻居是一名外地军嫂,突发疫情、孤身一人……令这名与儿子年龄相仿的小姑娘手足无措。蒋妈妈看在眼里,想到了只身一人、远在珠海的儿子,总想着自己能为这名姑娘做些什么。疫情暴发后,蒋妈妈每天清晨,都会去市场买好一袋菜,放在小姑娘家门口,然后再去上班。
“1998年抗洪的时候,爸爸和妈妈也是一个多月没回家,有一天,爸爸回来了眼睛很红,自己长大了才知道,那天和爸爸轮换班巡防堤坝的一个叔叔被雷击中,殉职了。”得知父母在最艰难的时刻勇敢“逆行”,蒋君宇虽然担心,但不意外,因为这才是他了解的父亲、母亲。
1月23日10时05分,蒋君宇发了一条朋友圈,“故事外的人总期待惊险,故事里的人只盼望平安,打破黑暗,一切终将过去。”这段话既是他作为祝福送给父母、亲人,也是作为战斗宣言送给自己。
循环播放的两首歌
沉默少语的蒋君宇是一个忠实的音乐爱好者,大学时曾是乐队主唱。疫情暴发以后,蒋君宇常常循环播放两首歌。一首是《大武汉》,一首是约翰·列侬的《imagine》。
“《大武汉》这首歌是武汉一个本土朋克乐队写的,它的旋律和歌词非常能够给人力量。”在感到无助时,蒋君宇就会一直循环播放这首歌曲。而另一首《imagine》,则旋律轻柔,“它能抚平焦躁,平和我的内心。”疫情暴发后,无助害怕和担心焦虑时常交织在蒋君宇心里。但幸好,有父母为他指明方向,歌声给他带来力量。
“武汉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他不仅是一个英雄城市,还是朋克之都。”蒋君宇谈到家乡武汉,掩不住自豪,“辛亥革命的第一枪也在武汉打响,因此,我们武汉人都流淌着一腔热血,没有什么是武汉人趟不过去的。”
“武汉伢”蒋君宇,他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同这场疫情战斗着,虽和父母相隔千里,但他坚信,和父母并肩作战,这场战“疫”终将取得胜利。“等结束了,我要回家吃妈妈做的排骨莲藕汤和清炒菜苔,就这两道菜。”
2月22日,蒋君宇在朋友圈再次留下了自己的心声,他在题目为“2020届警校生们,请平安归来”的一个推送上,默默留下五个字,“如果祖国需要!”他再次将战斗心情与决胜意志书写在了自己的心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