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一线的“守门员”——珠海记市交通运输安全事务中心防控队员
在进出珠海的交通站场港口码头,一群身着交通安全制服的工作人员用热情的笑脸和认真的态度,为进出站场的旅客测量体温并查询旅客出行轨迹,切实履行“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防控责任,获得广大旅客点赞。从1月27日开始,这些“守门员”每天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防疫一线的“急先锋”
1月26日是大年初二,上午9时,市交通运输安全事务中心“同心共进”工作群里发出的一份通知,打破了节日的宁静:按照市政府统一部署,市交通运输局统筹安排,中心从1月27日起作为防疫一线单位,直接参与珠海各城轨站场港口码头的防疫联防联控工作。
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吴福仪马上回到办公室,成为第一批志愿参加联防联控值班工作的人员,配合中心领导迅速组织制定中心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方案,并成立中心港口客运码头、各城轨客运站的6个疫情联防联控专责工作组,自己担任中心港口客运码头工作组组长,负责配合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开展香洲港、九洲港、斗门港客运码头的疫情防控工作。
2月5日,水运联合检疫临时党支部成立,吴福仪作为支部书记,立即协调整合各单位疫情防控力量,带领临时党支部的党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截至2月26日,吴福仪已连续30多天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靠前指挥,现场办公,协调解决了各个工作组的物资保障问题,及时筛查出来自重点疫区的旅客。
不让须眉的“娘子军”
2月27日下午,在城轨明珠站的入口处,身穿工作制服的市交通运输安全事务中心的何芬园正查看红外线测温仪显示的旅客体温,当发现有人体温偏高时,她立刻拿起手中的测温仪再次对旅客进行检测。
跟何芬园一起参与检测点值班的中心女职工还有10多人,她们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虽然平均年龄达45岁,但她们斗志昂扬、精神抖擞,奔走在港口客运码头、城轨站各个值班点执行任务,展现着巾帼不让须眉的飒爽英姿。
按照城轨站点值班要求,早班6时10分上岗,晚上跟随末班车下班。此时,我市公交线路已经启动了减班和调整营运时间的策略。有些女同志不会开车,在没有公交车的情况下,她们一早起床,有的让丈夫送到城轨站,有的天黑了还站在公路边等待出租车。她们克服交通不便的困难,按时到达各值班站点,经过简短的交接班、整理着装和检查防护措施后,随即投入忙碌的工作,守好疫情防范的第一道关口。
争先恐后的“顶班人”
从1月27日开始,市交通运输安全事务中心抽调98名员工投入到交通站场防控一线,参与全市统一的联防联控工作。
在珠海站值班的市交通安全事务中心二部有工作人员被认定为疑似病例送院隔离。按照规定,与疑似病例一起值班的全部人员必须居家隔离,其间无法承担城轨珠海站值班工作任务。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党委副书记张健全带领下,6名党员主动报名承担起城轨珠海站的早班和晚班值班任务。
2月10日,作为疑似病例的同事需要做第三次检测,安全事务中心二部的工作人员需延长两天居家隔离时间。在中心党委紧急征召值班人员的第一时间,又有4人主动请缨,承担起珠海站早班和晚班的值班工作任务,严格按照防控要求,履行疫情防控责任,当好疫情防控“守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