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各区精准出招服务企业,疫情管控毫不放松
在富士施乐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门口,董事长乾信彦每天都会监督工人进厂后有无按规定洗手。为了安全复工,这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深圳公司在入口闸机旁新修了一排8个洗手池,办公座位上加装隔板,分四批完成4000人复工……
深圳作为湖北省外国内确诊病例数第二多的城市,九成以上外来人口正在陆续返岗、返工,这座特大移民城市面临着“防控疫情”与“复工复产”两道考题。
2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关于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指出,要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深圳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严格管控;同时,各地要精准稳妥推进复工复产,提高复工复产服务便利度,取消不合理审批……
在对疫情科学判断之下,深圳一方面刚性管控毫不松懈,精准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另一方面柔性服务精准推进复工复产,在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寻得一个最大公约数。
疫情防控很“刚”:入城关卡不撤 社区封闭不解
今年受疫情影响,深圳还有一波“返工潮”仍在到来。2月27日,在深圳最大的交通检疫点、车流量最大出入口——龙大高速罗田检疫点,入深车辆排起了长龙接受体温等检查。
此刻的深圳,交通关卡不撤。所有入深车辆依然要提前在网上申报,并且要在检疫点接受检查,只对部分符合通行条件的车辆实行绿码免检通行。所有入深汽车司乘人员需提前网上登记。深圳地铁启用实名制乘车,确保乘客信息可查询可追溯。
社区封闭不解。深圳社区小区100%实行围合封闭式管理,小区、城中村一律“凭码出入”。
企业防护不松。世界500强富士施乐深圳公司要求返深员工隔离18天,排队距间隔1.5米,10人桌只允许3个人吃饭。
打击违法不手软。深圳公安已对多起隐瞒行程和病情的病患立案侦查。
疫情防控的“刚性”正在保障市民生活的公共卫生安全。
复工服务很“柔”:发口罩、送政策、补资金
在富士康所在的深圳工业大区龙华,一场由政府发起的“百万只口罩助企复工复产”行动正在进行。22日,1297家企业领取到了76万只口罩。27日,龙华决定再派百万只口罩。
2月22日,深圳发布《关于落实分区分级防控措施 科学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圳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不搞一刀切。这一通知下,深圳各区精准开展“柔性”复工和服务。
总部企业多的福田区,主动上门,送服务、送政策,拿出10个亿专项资金助企业渡难关。罗湖区率先向企业发函,取消复产复工审批;南山区由“先报备、后复工”向“先复工、后监管”转变;宝安区“自查公示告知制”全面落实,工业500强企业全部复工。
柔性复工服务下,深圳辖区证券期货公司总部复工率100%。南山工业百强复工超97家;宝安区工业500强全部复工;龙岗区“300人以上”规模企业复工率达95.6%……
“深圳的复工措施拼的不是‘硬核’,而是‘适合’。”一位受访的深圳企业主说:“我们最担忧不能准时开工、交不了货、资金压力大等问题,现在出台的政策都有针对性扶持,急企业所急。”
深圳发展回“稳”:久违的早高峰回来了
“久违了,早高峰”,27日早上,在深圳南山上班的刘先生发了条朋友圈,配图是繁忙的车流。数据显示,本周深圳24小时内车辆峰值超158万辆,已达去年同期的74.04%。
熟悉的“深圳式忙碌”又回来了:TCL华星数条液晶面板生产线正常运转,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南山智园办公室内键盘敲响……这是深圳力争率先从疫情影响走出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声音。
深圳重大民生项目复工,保证进度。在赣深高铁光明段工程现场,160多名工作人员到位,项目安全总监周旭说,“目前项目没有延后,我们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目前深圳交通建设工程已有17个重点项目复工复产,复工人员达83%。
自2月22日至3月1日,深航恢复近600航班,并迅速与大族激光、美的集团等单位达成初步意向,短期内以包机形式搭载2600余人返深复工。深圳北站也推出“专属企业定制复工专列”。
截至2月21日,深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超过80%。华为、中集、富士康、TCL等一批工业强企都已有序复工。
2月24日,在一级响应整整一个月后,广东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省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此时的深圳,已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