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党课开讲啦专题 > 活动动态

梅州梅县:党课“活”起来 党员“动”起来

时间:2020-09-30 17:32:40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很感动,党课还可以这么上!丘梅生老英雄敬礼的那一刻,内心瞬间热血沸腾,大家都不自觉地站了起来。”“党课不再是以往‘老师念、学员听、讲完就散场’的僵化模式,变得更鲜活、接地气,让我们在一个个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中,接受教育、坚定信念。”……

微信图片_20200930165851.jpg

雄壮的音乐声响起,现场全体人员齐身起立,挥舞着手中的党旗、国旗,高唱《歌唱祖国》。

  9月28日晚上8时,梅县区“守初心、担使命”情景党课在梅县区文化中心礼堂开讲,并通过南方+客户端进行在线直播。

  与以往的党课不同,此次情景党课通过宣讲、访谈、小品、舞台剧、诗朗诵等艺术形式,将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疫情防控、重点项目等中心工作中表现突出的“身边榜样”的故事搬上舞台,生动鲜活地诠释了什么是初心、如何践行初心。

  打造情景党课是梅县区委组织部不断创新形式,提升党员教育实效的又一积极探索,是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意见》的具体行动。“我们持续探索创新基层党员教育的形式、载体,不断巩固和深化主题教育成果,把党员干部在学习教育中焕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实际成果,凝聚起推动梅县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梅县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守初心

  薪火相传新时代 初心不改为家国

微信图片_20200930165846.jpg

丘梅生再次穿上戎装,精神抖擞地向现场党员干部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我是丘梅生,今年93岁了,我是一名退役军人,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入党70多年了。参加革命、入党以来感到非常幸福,90多岁了,要感谢党的培养教育。”舞台中央的大屏幕中出现了一位衣着简朴、胸佩党徽的老者的身影,拉开了情景党课的序幕。

  “视频中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日前获评首届‘广东最美退役军人’称号的丘梅生。他是原中国人民野战军26军77师退役军人,曾参加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抗美援朝战役等大小战役8次,荣立过一等功两次、三等功三次。”梅县区委党校的教师登上舞台,以《忠诚不改,初心如磐——93岁老兵的初心和使命》为题,缓缓讲述老党员、老战士丘梅生同志舍生忘死卫国家的先进事迹。

  当兵就当一等兵,做工要做高级工。1957年,丘梅生十年军旅生涯画上句号,复员回到梅县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先后被分配到梅县电池厂、梅县公路工区。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成为当年梅县公路局最高级别的六级工人。

  “10年冲锋陷阵,26载甘于奉献,73年忠诚不改,这便是丘梅生这位老英雄、老党员的初心。这份初心,饱含舍己忘我的奉献,正直勤勉的自律,能挑重担的担当,更饱含与国家和人民共奋进的情怀。”伴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全场起立,“广东最美退役军人”丘梅生再次穿上戎装,缓缓登上舞台,精神抖擞地向现场党员干部敬了个标准的军礼。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当年那个冲锋陷阵的战士依稀浮现在眼前。

  丘梅生事迹的讲述者说,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正是有这群“最可爱的人”的无私奉献,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筹备党课的过程也是自我学习的过程,更是心灵净化的过程。”讲述者说,“如何坚守初心,如何担当使命,我在一次次的讲述中找到了答案。”

  时代在变,形势在变,不管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都不曾改变。不久前,“客都人家”康养文旅综合体正式亮灯,为梅州文旅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复苏注入了强劲动力。这背后,离不开项目所在地梅县区丙村镇广大党员干部的辛勤付出。

  “为尽快完成征拆任务,确保项目顺利动工建设,我们村‘两委’干部几乎每天都要工作14个小时以上。用了不到半年,就全面完成了600多亩的征拆任务。只有100斤的我,一下子就瘦了10多斤。”丙村镇红光村党支部相关负责人上台进行访谈,重忆入党初心。

  “我是一名平凡的基层干部,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只要是有利于群众的、有利于我们村发展的,不管是大事小事我都要想办法办成好事实事,我的初心都体现在了实实在在为村民谋幸福、为红光谋发展的一年365天里。”她掷地有声地说。

  随后,她带领11名区直系统不同时期入党的党员一起举起右手、紧握拳头,重温入党誓词,为梅县区“守初心、担使命”情景党课第一篇章《初心》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勇担当

  创新形式讲党课 赏心悦目更入心

微信图片_20200930165856.jpg

小品《摘穷帽,戴红帽》讲述了水美村扶贫工作队在帮扶工作中“扶贫先扶志”的感人故事。

  “我叫张正学,是广州市委统战部派驻水美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我来到这里肩负党组织的使命,帮助偏僻贫困的水美村脱贫致富。”

  “我叫胡珍萍,是镇党委挂点水美村的扶贫干部,我满怀着梦想,是来这里扶真贫的。”

  “我叫杨阿新,大家都叫我老杨头,是水美村的老村民了。”

  ……

  聚光灯亮起,来自梅县区山歌剧团的3名演员登上舞台,以广东省“红色村”梅南镇水美村为原型的扶贫小品《摘穷帽,戴红帽》,拉开了情景党课第二篇章《担当》的序幕。

  “小品主要讲述了水美村扶贫工作队在帮扶工作中‘扶贫先扶志’的感人故事。”《摘穷帽,戴红帽》的导演认为,如何找到党建题材和艺术形式之间的平衡点,让观众坐得下来、看得下去尤为关键。“我不仅要反复揣摩体会人物的言行举止,还要结合真实的情节,展现原型的担当精神和为民情怀,让节目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张正学的扮演者说。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至目前,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100%达到脱贫退出标准,32个省定贫困村100%达到退出标准。这背后,离不开广大扶贫干部的担当和付出。

  小品中的张正学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于2019年6月完成了在水美村的驻村使命,已经回到了广州市委统战部工作。党课现场,主持人还与他进行了视频连线。

  “大多数贫困户不是缺乏劳动能力,就是懒。治懒、治赌是有反复性的,讲了他不听,听了又不做,很容易让人失去耐心和磨掉信心。只有把他当成亲人,以真情换真心,用真心贴民心,用爱心和行动慢慢感化他们,帮助他们走出贫困。”回顾3年扶贫路,张正学感受颇深。

  白衣执甲战疫魔,众志成城守客都。2020年是特别的一年,年初新冠病毒来袭,作为“火线上的中流砥柱”,梅县区广大医务工作者夜以继日与疫魔作战。粤东医院13名医务人员逆行千里驰援同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担当”二字。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报名!我也上!”激昂的音乐响起,援鄂抗疫舞台剧《白衣执甲,逆行出征》上演,一张张盖满了鲜红手印的请战书显现在眼前。然而,接下来的一幕却让在场观众湿了眼眶。

  “该剧以粤东医院13名医务人员为原型,以舞台剧的形式展现了抗疫的紧张与激昂,并围绕援鄂医疗队员谢玉燕、舒昱立、林依婷3个人物,演绎了母亲与小女儿、丈夫与妻子、女儿与老母亲在出发援鄂离别前的感人细节。”情景党课节目组负责人说,通过舞台剧的形式来展现伟大抗疫精神,更具张力,也能让党员干部在感动中“触摸”担当的时代内涵。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