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党课开讲啦专题 > 活动动态

茂名高州:“板凳党课”进农家,助民生实事精准落地

时间:2021-09-03 14:55:11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驻村第一书记讲完党课后,走访困难党员为其解忧。

驻村第一书记讲完党课后,走访困难党员为其解忧。高州市府办供图

  “在朝鲜战场,高州籍革命战士罗传经除完成本职任务外,还制作宣传画和标语激励将士,其中入朝初期赶制的一幅两层楼高的巨幅油画《志愿军叔叔救救我们》挂在鸭绿江边……”台下的群众聚精会神地聆听,不时为故事主人公流下热泪。这不是故事会,而是高州市府办驻村第一书记胡朝裕到平江社区开展的“板凳党课”活动。

  近段时间,高州市府办牵头大力开展“板凳党课”活动,通过“进村讲党课,入户办实事”,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少数”带好头

  自今年6月制定印发“板凳党课”实施方案以来,高州市府办要求机关党委委员、各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挂村(社区)党组织第一书记作为讲课人,面向机关党委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心工作挂钩镇党员、挂村(社区)党组织党员、禁毒工作挂钩村党组织党员讲党课。

  每位讲师除了具备过硬的政治品格和一定的理论素养外,还有能将党史知识和理论政策化繁为简、深入浅出的能力。无论是党的大政方针,还是优秀党员先进事迹,在讲师团的“翻译”下,都变得生动鲜活。

  截至目前,党委书记为党委班子成员、各支部书记上党课,班子成员按照分工、联点原则,到驻点的支部上党课,每位讲课人讲党课1次以上,每名党员听党课1次以上。

  让教学“活起来”

  在基层党员劳作或业余的空隙时候,组织大家坐着小板凳围成一圈,就地开展学习……近段时间以来,讲师团创新授课形式,利用下乡到基层的契机,见缝插针地“进村讲党课”。

  党课长可达一两个小时,短可为十来分钟的“微课时”,灵活的形式既节省了基层党员集中参加会议的时间,也不耽误工作生活,有效缓解基层党员群众的工学矛盾。

  有的党支部书记在面向老党员讲党课时,还将所有授课资料调整为大字体版,并配有高州方言版解说语音,让老党员在真正实现无障碍学习的情况下提高了学习兴趣。

  据介绍,高州“板凳党课”致力做到主讲本土化、内容本土化、形式本土化,突破了以往“固定座”“念书本”“看视频”的被动灌输理论模式,转换成“有意思”“都爱听”“大家论”的主动学习党史模式,使党课更加具体、更加生动、更加接地气,让“板凳党课”少了距离感多了亲切感。

  升平社区居民李阿姨点赞道:“现在的年轻人和我们讲党史,懂得结合现代的语言来讲,还可以相互讨论,一点都不觉得枯燥乏味,引起我们很大的共鸣。”

  汇聚民意解民忧

  “通川大道的交通指示不够明显,能不能合理调整一下?”

  “我们社区路灯不够多,有些路段晚上没有灯光,让人觉得不安全,能不能替我们装多一点路灯啊?”在平江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板凳党课”后,问题一个接着一个抛了出来,胡朝裕耐心地做着分析解答。

  课后,讲课者会与听课者进行交流,当面了解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通过“拉家常”式的沟通察民情、听民意。同时,为避免群众意见成“耳边风”,高州还印发“板凳党课”活动意见收集表给现场听课党员群众,并收集起来变成市府办机关党委班子会议的“案头议题”,集中专题研究解决,在自身职能内能够解决的马上办。如涉及其他部门的则发挥政府中枢机构的作用,将群众的意见及时反馈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解决,使基层百姓的意见和诉求传得上去,切实做到“入户办实事”。

  目前,高州已通过“板凳党课”累计为群众办实事50多件,使“板凳党课”真正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实现以学促发展。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