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重大专题 >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专题报道 > 砥砺奋进这五年

“头雁”工程锻造乡村振兴生力军

时间:2022-05-23 12:23:13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2021年,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广东高质量完成26244个村(社区)“两委”换届。换届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学历、年龄实现“一升一降”:大专以上学历占62.8%,比上届提高25.2%;平均年龄44.4岁,比上届下降2.8岁。

  “头雁”质量大幅提升,体现我省近年来抓实抓紧基层党建的成效。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2018年以来,广东接续部署实施两轮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深化推动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此次换届,一大批敢担当、愿干事、能干事的优秀人员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后,“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1.1岁,比上届下降3.3岁,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6.4%,比上届提高22.7%。其中本村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返乡大学生、本地退役军人分别占比14.6%、12.1%、12.7%、7.1%,人选来源渠道更加广泛。

  配强领头雁、规范支部建设

  “雁阵效应”催生乡村新活力

  如今,走在连樟村宽敞的绿道上,可以看到两侧树木丰茂,一排排村舍整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生态茶园基地里热火朝天,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这些年,连樟村配强“两委”班子,抓好规范支部建设、发展党员等工作,党组织的号召力和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在村党总支部的带领下,连樟村盘活用好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不足4000元达到2021年2万多元。该村党总支部还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近年来,广东通过深入实施“头雁”工程,培养选拔出一大批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基层党组织“头雁”,强了堡垒,聚了人心,形成推动乡村振兴的“雁阵效应”。

  选贤任能

  锻造基层骨干力量

  群雁齐飞,重在头雁引领。

  2018年,广东印发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部署实施“头雁”工程,建立健全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选育管用储”全链条建设机制,以基层党组织书记为重点,全面提升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去年印发的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继续深化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全面实施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全面落实村(社区)“两委”成员资格联审机制,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进入乡镇(街道)干部队伍等。

  结合“头雁”工程,广东对全省1.9万个村党组织书记履职情况进行全面摸底,以红色村、省定贫困村、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村为重点,真正把农村最优秀的人才选拔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出台《广东省村(社区)“两委”干部人选条件审查办法》,制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选拔任用必须经过县镇两级共同考察、研究决定,建立村书记履职档案。

  为了让“头雁”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升“领飞本领”,广东各地持续抓好村(社区)干部大专以上学历教育,并由市县两级财政给予经费补助。同时,通过组建乡村振兴培训学院、选派相对贫困村党组织书记到先进村挂职等多种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分类设置培训项目,增强针对性、实效性。

  面对农村人才外流的情况,广东大力实施“党员人才回乡计划”,开放视野按照标准和条件选拔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返乡大学生、退休干部中的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建立党组织书记后备队伍。

  效应显现

  支部强了,人心齐了

  这些年,随着“头雁”工程深入实施,一批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基层党员干部,用辛勤实践勾勒出广东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分红比以前多了几倍,村里环境变靓了,小朋友读书有补助……”细数起村子的变化,佛山市禅城区石湾镇街道塘头村村民梁又好滔滔不绝。

  而在2018年前,塘头村“两委”班子不健全、村基层组织“头雁”缺失,导致村子发展缓慢。为让塘头村尽快摘掉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佛山市各级党委对塘头村进行专项扶持和整顿,挖掘和培养村后备人才。后来,村“两委”班子力量强化、质量提升,村子发展走上“快车道”。

  一排排整齐的房屋,一条条平整干净的水泥路……走进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下坑村,往日村民房前屋后堆放的大件杂物、废弃物品已不见踪影,村里各个垃圾桶也不再被垃圾包围。

  这是该村党支部书记林永前“一毛钱工程”的创意。在他的推动下,村民每户每天拿出一毛钱,作为村庄治理专项管理费用。这一做法唤醒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长效治理。林永前还带领干部群众建设文化广场、荷塘栈道等休闲文化惠民工程,极大提升了村民休闲文化生活品质。

  河源市东源县双江镇寨子村党支部书记黄建辉则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探索“公司+经济联社+农户”集体入股模式,打造了蓝莓、沃柑、释迦、坚果等优质农业项目,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截至目前,寨子村的村集体收入已从最初的2万多元增加至13万元。

  清远市清城区东城街道新桥村党总支部书记卢振宇: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南方日报:大专毕业后,你曾在广州等地工作过,是什么让你决定回到家乡发展?

  卢振宇:在我印象中,曾经的新桥村村路坑坑洼洼,有些村民住的是老旧的泥砖房,用的是旱厕,加上产业发展慢、环境差,很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我也不例外。但这些年村子发展越来越快,每次回来都能明显感受到村里的变化。

  记得在2015年,村附近的广东省职业教育城已经开建,村里也下大力气搞建设、发展旅游业。看着家乡生机勃勃、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就下定决心回村工作,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南方日报:结合自己的经历,你认为“头雁”工程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卢振宇:深入实施“头雁”工程,最显著的成效是为村里打造了一支强有力的队伍。

  得益于“头雁”工程,我这些年接受了各类培训,加上村干部悉心传帮带,工作经验快速积累,能力也得到很快提升。我在去年当选村党总支部书记,感到身上的责任和担子更重了,不过我有信心做好工作,和干部群众一起把村子发展得更好。

  这些年,党建引领,“头雁”领飞,村子发生了大变化。

  村党总支部不定期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发展休闲农业的经验。现在,村里成功开发了多个项目。例如,阳光玫瑰葡萄园每年给土岭村集体增加收入30万元;大雾山生态农业公园直接增加山村集体收入90多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约5000元;乡下美食村项目使大水坑村集体年收入实现从3万元到73万元的飞跃,每户增收2.2万元。

  南方日报:作为一名“头雁”,你对自己有什么要求和期待?

  卢振宇:环境更美、产业更强、村民更富,这是村民最朴素的期望,也是我加倍努力的方向。我将和家乡父老一起,继续擦亮“智慧农业·生态新桥”的“党建+旅游”产业招牌,推动民宿、农家乐、种养业等优势资源蓬勃发展,使更多人了解新桥、来到新桥,带动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接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