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湛江廉江:探索柔性引才新模式

时间:2025-09-08 11:49:05 来源:中国城市报
【字体:

  近年来,湛江市廉江市着力破解高层次全职人才招引难、留下难等瓶颈问题,大力推行“不为所有、但为所用”聚才用才理念,构建“平台支撑+产才融合+服务保障”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形成“周末工程师”“候鸟型专家”等柔性引才模式,以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灵活的方式、更有效率的机制柔性集聚人才,为廉江市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人才+平台”精准对接

  打造人才集聚“柔性磁场”

  廉江市把高标准高规格打造聚才引智平台作为柔性引才的重要抓手,通过深化“校地企”合作,共建“反向飞地”、博士工作站等系列柔性引才平台,集聚高端人才服务廉江高质量发展。

  打造人才“反向飞地”。在广州设计之都建设白云·廉江产业协作创新中心,构建“一平台四中心一联盟”特色服务体系,形成“白云设计+廉江制造+湾区展销”新型协作模式,目前已成功引进26家设计研发团队进驻,优选超200款廉江优品进行展销,借智提升廉江产业创新能力。

  校地共建人才平台。廉江市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高校加强合作,高标准打造博士工作站7个,以此为载体柔性引进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涵盖医疗、教育、家电、农业等多个专业领域。共建教师培训实践基地、“兴农小院”等特色合作平台,柔性引进一批教育科研和专业技术人才,助力廉江教育科研力量建设;围绕湛江鸡、对虾养殖、龙鲕和泥虫育种等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和技术推广,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为廉江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新动能。目前已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2名,其中有博士47人、正高级职称5人。

  “人才+产业”同频共振

  汇聚产业亟需“紧缺人才”

  廉江市坚持“高质量发展有所需、人才工作有所为”,围绕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柔性引进亟需紧缺人才,形成以产引才、以才促产、产才互融的良性循环。

  建立“两库一目录”精准对接机制。通过开展专题调研,摸清在外人才资源“家底”及产业发展需求,形成“廉江籍在外高层次人才动态数据库”、新型县域智库“廉江智库”及“事业单位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实时动态更新,为实现人才与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匹配奠定基础。

  问题导向推进产才深度融合。聚焦复合式发展现代农业瓶颈,柔性引进广东省农科院资环所博士团队,创建240公顷“稻渔共生”综合种养示范项目,成功推行“一水两用,一地多收”现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充分发挥廉江智库“政府+专家+企业+人才”四位一体纽带平台机制作用,通过“揭榜挂帅”广泛征集“高精尖缺”人才技术解决方案,汇才引智建立产业课题库、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实施重点课题项目20余项,研究覆盖多领域,研究成果为廉江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智力支持。

  集智拓能推动产才互促共进。借智赋能家电产业,举办首届中国小家电产业基地(廉江)智能家电创新设计大赛,吸引全国32所高校、12家设计机构及众多自由设计师积极参与,在获奖的17件作品中,已有12件在廉江实现转化量产。举办廉江家电企业设计创新研学行活动,带领廉江市10余家家电企业代表走进珠三角,围绕产品策略、设计管理、用户洞察、产学研合作等关键议题,开展座谈交流,推动聚才引智、创新设计与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对接。

  “政策+服务”协同发力

  构建近悦远来“引才生态”

  廉江市聚焦为人才提供全周期服务保障,通过完善柔性引才政策、抓好各项待遇落实,精准服务人才需求,不断优化柔性引才生态环境,进一步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构建人才全域服务体系。出台“人才新政20条”,设立柔性引才专项支持政策,对柔性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最高给予12万元生活补贴,配套制定人才创新创业、住房保障等政策,开通高层次人才就医“绿色通道”,为持有“高层次人才卡”的柔性人才提供创业、住房、医疗等专属服务。建立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员制度,43名人才服务专员为来廉柔性人才提供“一对一”精准对接和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已帮助解决项目申报、科研攻关、生活保障等方面诉求27个。

  提升人才驿站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好人才驿站服务枢纽作用,线上推出“廉江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微信小程序,实现来廉人才服务事项24小时“掌上办”“指尖办”,目前小程序点击量近2万人次。在廉江市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有洽谈室、共享会议室、众创空间、直播间等功能区,并将廉江市丽波酒店、罗二酒店、H酒店作为人才服务基地,为来廉高层次人才提供短期免费的办公、培训、住宿、交流对接等保障,目前服务高层次人才906人次。“串点成网”实现21个镇(街道)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覆盖,同步为来廉各类人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事项代办等“一站式”优质服务,吸引更多“候鸟型”人才扎根廉江。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