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云浮郁南:发挥“人才驿站”功能,把人才引到产业发展上

时间:2025-02-24 13:12:31 来源:南方+
【字体:

  近年来,云浮郁南县紧扣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产业人才强县”行动,把更多专业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集聚郁南,推动郁南优势产业培育升级、扩容提质。

  建好用好乡村振兴人才驿站

  郁南县严格按照“四有一好”(有活动场地、有驻站专家、有工作人员、有运营制度和对外形象好)标准建站布局,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驿站16个,依托人才驿站建立产学研基地,拓展“N”个基地,形成以“县站为中心,乡镇全覆盖”的“1+15+N”分布格局。

  高标准抓阵地建设,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与党群服务中心有机融合,根据各镇实际开展分类建设,形成“人才驿站+科技小院”共建共营、人才驿站前移到红色革命根据地、人才驿站融入美丽圩镇客厅一体建设等特色做法,部分镇级驿站结合镇域特色产业配备功能室场,如建城镇“人才驿站”搭建专家办公室、科研实验室等功能场所,整合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研究课题、零距离零时差服务等优势,在工作上、功能上互融互补,形成“站中有院,院站共建”的工作格局。

  在人员配备上,县人才驿站站长由人社部门分管负责同志兼任,镇级站长由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兼任,部分乡镇结合实际提级由镇长,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担任。县站配备3名专职工作人员,镇级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名以上,全县驿站工作人员本科学历占比达100%,每年组织全县“人才驿站”站长、工作人员开展集中专题培训,提升人才驿站服务水平。

  坚持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在原有管理办法基础上,完善运营管理、人员管理、资金管理等制度机制,制订人才驿站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工作清单,把运营制度、人才政策、服务事项等信息上墙公示。

  坚持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

  郁南县聚焦做好人才引进前端工作,围绕特色产业发展,常态到基层一线开展人才需求、技术需求专题调研,开展产业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摸底,动态调整人才信息库、人才需求数据库。各镇“人才驿站”开展“人才回乡、引智回流”计划、“归雁工程”等,积极发掘本土专家,大力引进产业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技术指导、学术交流、成果转化、技术入股等方式柔性引才。

  用好“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2024年开展座谈、走访慰问人才200余人次,收集意见建议100多条,近年来累计为人才提供配偶就业、子女入学、住房安置、医疗保健等服务事项570多人次。落实服务反馈制度,据统计,进驻人才对窗口服务满意率达100%。

  聚焦农村产业人才培养,实行“农户下单、镇站接单、县站派单”模式,邀请专家教授开展黄皮病虫害防治、荔枝果期管护技术、肉鸡养殖培训、油茶种植管护等农技培训指导172场次,实施“头雁”培育计划,开展百千网红直播大培训,让“新农人”成长为“兴农人”。

  加大人才(团队)与产业精准对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农业强县,必须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作用,做好“土特产”这篇文章。

  2024年郁南县各人才驿站主动承接产才对接、讲座培训等活动225场次,培训6760余人次,促成人才对接合作项目、落实项目合作协议16个,郁南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我们镇的人才驿站与华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华南农业大学秦永华教授团队,培育研发出华蜜1、2、3号新品种,有效破解日灼、裂果、保鲜期等难题。”建城镇人才驿站站长张沛洋说道。

  富硒食用菌是历洞镇的特产,历洞镇人才驿站探索“基地+高校+合作社+农户”模式,与肇庆学院共建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推动当地富硒食用菌产业产值达250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同时开展富硒食用菌栽培技术培训超50场次,培育食用菌种植农户600余人次,带动个体经济收入增加10万元。

  连滩镇“人才驿站”通过整合“土地、人才、资金”三大资源,投入100多万元建设“鸡仔粉”建设生产基地和展馆,推动连滩“鸡仔粉”传统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年产量达150万斤,产值达1600万元。

  “郁南木材、松脂、肉桂、蚕茧、水果、竹笋、南药、茶叶等名优特产众多,要持续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服务平台作用,把人才集聚到特色产业发展上,推动群众增收、乡村振兴。”郁南县委组织部人才工作股负责人表示。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