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龙华:人才资源总量达80万人,高层次人才实现5年17倍增长
集聚市级及以上高端人才和区“龙舞华章计划”等各类高层次人才1588人,累计引进院士23名(其中全职6名)、国家“海外高层次引才计划”专家49名,累计引进省市创新创业团队28个……
从曾经的“人口洼地”,到如今人才规模总量不断扩大,集聚效应显现,龙华只用了短短不到五年时间。截至目前,龙华区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较五年前增长了17倍, 全区的人才资源总量突破了80万人。
过往皆为序,未来皆可期。
为开创新时代人才工作新局面,10月12日,龙华区举行新认定高层次人才颁布仪式并召开人才工作座谈会。区委书记王卫为9位新认定高层次人才颁发证书,并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
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在源头创新的路上,深圳龙华区的人才工作继续向前迈进。
高层次人才与主导产业契合度达80%
没有人才,就没有现在的龙华。
从早期“三来一补”的简单加工制造,到主动跟跑高新技术产业,再到如今领跑全市加速发展“数字龙华”。现在的龙华,拥有全新的产业矩阵。
一个个产业新秀在龙华崛起,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搞人才工作的部门,一定要懂产业;搞产业发展的部门,也要了解人才工作。只有这样,人才与产业的契合度才能逐渐提升,实现产才融合。”王卫在会上提到。
截至目前,龙华区高层次人才与区内主导产业的契合度达80%。在全区1588名高层次人才中,产业类高层次人才1169名,占比达78.83%,企业、科研机构的人才占比高达90.08%。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从2017年行政区成立至今,只有短短不到五年时间,龙华区已大变。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増加值、新兴产业加值突破千亿大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国高企业数量、全社会研发支出翻了一番,创新载体、上市企业总量增长两倍,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百强区第11位。引进和培育了28个省市创新创业团队、各类高层次人158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科研工作者。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落地运营不到一年,科研团队已达98人,其承担的工信部ECMO(体外膜肺氧合机)专项取得阶段性进展;英国皇家学会院士樊文飞领衔的深圳计算科学研究院建院仅两年,就实现了基础软件方面理论和系统的重大突破,完成国际领先的、从理论到技术都是中国原创的国产数据库系统,直面国产基础软件“卡脖子”难题。
营造人才“近悦远来”生态
人才来了,还要留得住,用得好。
在招才引智渠道上,龙华妙招频出:全面系统布局人才服务站,全市率先实行人才服务专员星级评定制度,举办“龙华百博行”“智进龙华”等品牌活动,全国首创人才街区,建设全国首条人才绿道,发布全市首份区级人才大数据报告……
如今的龙华,正在成为人才近悦远来的“奋斗目的地”。
目前,龙华区的人才结构逐步优化,各领域人才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认定教育系统高层次人才95人,医疗卫生系统高层次人才66人,技能人才258人,卫生健康系统高层次医学团队16个,教育系统名师工作室96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8家,文体名家工作室12家。
迈入新时代,龙华已经呈现出全新发展特征。
这里成为了全球人才的集聚地。龙华通过给予高层次人和团队多元化扶持激励,涵养人才储备“蓄水池”。电子科大(深圳)高等研究院已汇聚158名教学科研人员,全职引进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杨军、欧洲科学院院士梁应敞等杰出人,搭建起9个高水平科研平合,研究生培养规模超1000人,科研实力雄厚。
同时,这里也是创新的聚集地。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院士工作站4个、博士后科研平台40个,拥有国家、省市、区创新载体227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734家。引进深圳市计算科学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广东省小分子新药创新中心以及深圳第三代半导体创新中心等高校院所、创新载体,充分释放重大载体平台聚才效能。
“人城产”发展格局正在成型
来自全球的人才,正在将龙华的创新能力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人才团队创办企业中,涌现出了一批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其中,中科飞测已成为我国集成电路光学检测设备头部企业,首骋新材料在国内率先打破相关材料由美国杜邦为首的“四大巨头”垄断的局面,亦诺微医药研发出全球首个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三国同期开展临床研究的溶瘤病毒产品。
打开围墙满眼春。
俯瞰龙华,“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环观澜湖教科文国际人才创新圈”吸引着全球来客,昔日的“人才洼地”正在成为世人瞩目的招商引智“目的地”。
在南部片区,环深圳北站国际人才服务圈逐渐形成,高标准建设的深圳北国际人才驿站、红山国际服务中心、人才绿道等人才项目,为人才提供国际化、多元化、一站式服务,打造“交荟门户,枢纽双芯”和高水准的“国际会客厅”。
在北部片区,通过构建环观澜湖教科文国际人才创新圈,高效协同区域内的电子科技大学(深圳)高等研究院等教育资源,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等科创载体以及观澜版画基地等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全球高端人才研修目标地——市人才研修院龙华分院、未来人才街区等重点项目,形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人才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