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才工作 > 工作动态

以全链条精细化服务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 打造人才服务的“广东样板”

时间:2021-02-07 09:15:3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字体:

  近年来,广东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为使命,推动人才工作变“增人数、拼财力”等简单粗放方法为“引留用拴”全链条精细化服务,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平台吸引人才,利用便捷信息化手段落实优质服务留住人才,打造高效成果转化对接平台,用事业拴住人才,厚植人才服务“沃土”。

  夯实留才服务链条

  广东开创“一卡、一站、一网”服务新模式,打造高层次人才服务的“广东样板”,吸引大量顶尖人才来粤创新创业。

  “一卡通”解决人才后顾之忧。创新实施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制度,建立优粤卡人才信息库,已发放3139张优粤卡,为人才提供医疗、子女入学等14个方面服务,尤其是人才高度关注的交通不限行、粤港两地牌、绿色通道就医、贵宾通道出行等难点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为在粤人才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一站式”构建网格化服务体系。以省级高层次人才服务专区为龙头,在全省设立34个分窗口,并在广州南沙区、江门市、佛山市挂牌设立首批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省政府将此列为自贸区改革创新经验向全省复制。2020年省、市各级窗口累计服务高层次人才8.6万人次,服务办结率达99%。

  “一张网”打造服务数字平台。运行维护“广东人才网”,集成高层次人才政策、项目、引进、服务等功能,打造办理事项“最简材料包”及“购物车式”量化办理功能,实现办事材料精简1/3以上,平均办理时间压缩30%以上,人才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平台自2020年1月运行以来点击量逾80万人次。

  构建聚才一流载体

  广东高规格、高标准加速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建设,以“港”为基础、“网”为手段,打造“省级主港+市县分港”“实体港+云港”相互融合的全省一体化人才服务平台体系。

  以国际一流为定位。人才港规划建设人才公共服务中心、高层次人才创新交流中心、高技能人才创新交流中心、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馆、广东省人才档案馆等场馆,构筑高端人才集聚地、智力交流合作区和成果对接连通器,打造“国家级、综合性、示范性、国际化”人才平台,力争建成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人才“港”。

  以服务人才为主轴。重点面向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提供全方位、便捷化、高端化服务,引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将通过部省共建方式,同步建设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中国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示中心、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广东)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实现全省人才服务大集中、全覆盖。

  以成果转化为核心。人才港将聚焦成果转化落地,打造从人才交流、学术研讨到项目评审、路演、对接、转化及成果展示发布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建成一流的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成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人才高地的主要平台载体。

  打造拴才事业平台

  广东始终坚持为全球优秀科技人才搭建来粤创新创业合作桥梁,助力成就创业梦想,用成就事业拴住人才。

  促成项目落地。通过线上线下精准匹配,点对点推动人才项目落地。2020年累计举办22场次大型人才活动,邀请510名高层次人才与600多家企事业单位接洽,现场达成技术项目合作意向120多项,直接签订合作协议48项,3年内将产生GDP超百亿元。

  开展科研合作。组织专家人才与高新技术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企业快速成长。“河源源城行活动”推动农科院与中兴绿丰公司柠檬产业园签订协议,为柠檬种植提供“硬核力量”,带动高新农业产业;“佛山行活动”促成华农周武艺教授与方普防护技术公司合作,携手攻关植物抗菌PVC防护高分子材料研发,市场应用广泛。

  推动智力帮扶。为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引才难问题,粤东粤西粤北13个地市建设人才驿站282个,建成配套服务基地116个,规模效应和示范效应凸显。2020年驿站共组织人才活动1113场,柔性引才1693人,促成签约项目226项,合作初始金额超8亿元,预计3年内将带动新增GDP超50亿元。此外,广东与贵州、辽宁等省签订人才合作协议。组织专家服务团对口支援林芝,利用省级平台帮助帮扶地区建立人才专家库,搭建专家智力帮扶“云对接”平台,形成跨区域、多领域、常态化智力帮扶机制。李翠平团队与林芝达成共建绿色开采实验室合作协议,为林芝攻克农产品优生优育改良技术。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