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走向振兴的“红色村”

韶关始兴:“风度精神”绽放时代光芒

时间:2021-09-06 16:29:47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
【字体:

  风度村位于广东省韶关市始兴县隘子镇东北面,离县城约65公里,总面积34949亩,耕地面积900余亩,林地面积3.4万亩,下辖9个村小组,403户1712人,党员49名,是抗战时期始兴县委机关和抗日指挥中心所在地,是始兴近代史上的“粤北革命”摇篮。近年来,风度村以省级红色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结合基层党组织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弘扬“风度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前进姿态,走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业态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革命精神 薪火相传

  始兴红色资源丰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风度学校。风度学校建于1936年,是抗战时期始兴县委重要活动地点。抗战时期,革命青年吴新民、邓文礼,爱国知识分子全赓靖、周耿光以及中共党员袁鸿飞、苏东桂等,与省委特派员黄若朝在风度村一边开展教学,一边领导始兴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留下了“护送省委电台”“向风度学校借枪”等感人革命故事。20多年的革命斗争洗礼,催生出了“坚定信念、团结协作、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风度精神”。

  “风度,风度,诞生在抗战期中,建立在粤北山城,义勇决诚是我们的校训,教学做是一贯的作风……”这支激昂、嘹亮的风度学校校歌,曾激励过无数始兴进步青年义无反顾地踏上革命征程去和狂风巨浪搏击,今天它仍然经常回荡在风度革命历史陈列馆的上空,嘹亮久远、激荡人心……

  “风度精神”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疫情防控期间,风度村第一时间响应党中央、省、市和县镇号召,组建了党员先锋队。党支部书记多方奔走,积极筹措防控物资,火速赶赴疫情防控第一线,充分发挥了“跟我上”的表率作用。全村党员干部纷纷挺身而出,自觉加入党员先锋队,主动参与摸排走访、检疫值守、政策宣传等工作,在全村范围内构建起严密的疫情防控安全网,以实际行动践行“风度精神”。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走在风度村,从设计独特的村委会到村口的凉亭公园,再到祠堂门前,处处干净整洁、绿化优美。新建成的红色主题广场庄重大方,党建宣传长廊、风度党群服务中心、革命先烈雕塑等建筑让人眼前一亮。2019年,风度村成功列入广东省首批“红色村”示范村。

  自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地的党员干部纷纷来到始兴县省级“红色村”隘子镇风度村参观学习,观摩革命历史主题图片及各类革命文物,观看《风度学校》纪录片,了解风度抗日自卫队和风度村的革命历史。在群山里默默耸立的风度学校俨然成为了始兴“红色打卡点”,其革命基因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今年以来,风度革命历史陈列馆累计接待人数超3万,接待团体超70批次。

  面对新时代、新挑战、新要求,风度村创新实施“三个三”服务群众党建新模式,即推动党的组织在基层、服务平台在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的“三个在基层”;落实服务事项全部下放、下放事项全部代办、代办事项全部落实的“三个全部”;坚持把微笑服务作为唯一标准、把解决问题作为唯一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唯一目标的“三个唯一”。风度村村级服务平台平均办结率保持在95.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8%,实现了“服务基层有抓手、推动发展有动力、化解矛盾有举措、干部作风有转变”的“四有”目标。

  乡村振兴 强村富民

  2017年12月,风度村被省委组织部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红色村”党建示范点。风度村抢抓机遇,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作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风度村大力实施红色村村容村貌提升工程,积极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共拆除危旧房、废弃猪牛栏445间,共9534.2平方米,清理垃圾杂草138处,实现了打造“环境美、村庄美、庭院美”干净整洁村的目标,兴修了3.8公里旅游公路,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探索产业扶贫模式,统筹各类扶贫资金,投入80万元入股水电站、投入95万元购买商铺、投入20万元建设米粉厂、投入70万元建设灵芝生产基地等项目,实现了集体经济收入连续4年增收。2019年风度村村集体收入达到17.97万元,2020年风度村村集体收入达到24.7万元,相较2016年翻了4番。

  风度村将紧紧围绕打造“特色鲜明、美丽宜居、产业兴旺、治理有效、休闲旅游”红色旅游名村为目标,全力做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美丽乡村规划提升、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层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旅游宣传推介五篇文章,推进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相互促进,把风度村打造成为粤北特色的红色旅游名村,走出一条红色文化旅游业态助推乡村振兴之路。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