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培训

中山:打出组合拳提升素质能力 铸忠诚干净担当干部队伍

时间:2021-02-01 10:13:56 来源:南方日报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发展都告诉我们,没有全党大学习,没有干部大培训,就没有事业大发展。”在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

  以更加深沉的使命感和强烈的责任感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加强“七种能力”建设,中山市牢记嘱托使命,围绕“关键少数”“关键课题”“绝大多数”大规模精准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强化统筹、拓展资源、创新形式、落实成效大力推进干部培训强化工程,持续提升领导干部破解难题、助推发展的素质能力。

  193名党政负责人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赴中央党校等高等学府专题学习、1021名市管干部全员参加专业化培训班次、各镇街各单位举办培训班次368期培训干部67575人次,培训量达到2019年的2.8倍,人均2次以上。

  推出“三年制”培训,系统化制度化引领干部素质能力发展;创新“1+1+1”机制,教育培训紧贴中山发展大局;建立“1+4”培训基地,打造师资库课程库,创办“干部学堂”,高质量培训绝大多数。

  一串串数据、一组组关键词记录下2020年中山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情况。精准调训、应训尽训、全员轮训,这座城市正进行着一场大规模、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的探索努力。

  干部队伍是推动“中山舰队”逐浪前行的主力军。干部怎么样,中山未来就怎么样。面对重振虎威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考卷,中山以问题为导向,以全面提高干部素质能力为重点,以系统培训为抓手,进一步增强干部理论素质、专业素养和领导能力,为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2020年中山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汇报现场。

  杀出重围

  关键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站在新历史起点上的中山,前方既有潮平岸阔,也有急流险滩。

  客观而言,中山发展面临土地碎片、产业升级、交通瓶颈、队伍建设“四个之困”。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中山长期性、结构性、累积性问题交织叠加,这座城市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与此同时,中山已吹响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号角。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美丽乡村建设、黑臭水体整治、蓝天保卫战和政务服务环境大提升“六大战役”为抓手,打响经济翻身仗,重振中山虎威。

  在2020年中山市干部教育培训开学典礼上,中山市委书记赖泽华作开班动员时强调:“重振中山虎威,重在落实,关键靠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的本领。湾区时代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干部的竞争,中山要杀出重围,关键要靠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

  中山市委、市政府指出,当前中山面临“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湾区时代、深中通道,是千年等一回、五年定百年的机会。机遇只是一种可能,有了把握机遇、化危为机的能力,才会变可能为现实。机遇又是一种资源,能不能敏锐地发现机遇,果断地抓住机遇,是对领导干部智慧、能力、作风、魄力的考验。

  重大时代机遇对干部队伍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中山通过大规模、精准化培训,系统提升干部队伍素质。

  以往调训名额只到单位、不到人头,2020年,中山以精准点名调训的方式在中央党校连续举办培训班,这是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最高学府办班规模、层次和次数的新突破,并通过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高规格培训,实现了镇街和市直单位一把手及重要部门关键岗位干部全员轮训。

  2020年,结合工作实际和干部所需,针对“四个之困”和“六大战役”,中山针对性举办“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抢抓‘双区’建设机遇推动中山再腾飞”“破解营商环境之困提振企业信心”“破解交通之困推动中山交通再腾飞”等14期市管干部专题研讨班,实现市管干部培训全覆盖。

  创新机制

  推行“三年制”“1+1+1”系统提升干部素质

2020年以来,中山充分整合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资源,构建中山市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干部教育培训资源体系。

  解决问题的途径是提升能力,能力提升的方式是学习实践。

  中山持续从制度设计、阵地打造、课程规划、资源整合等多个方面着手,扎实推进教育培训。印发《关于开展市管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三年制培训的工作方案》。对市管干部开展学制为三年的周期性循环培训。事实上,三年制周期循环培训不只是一次尝试,更是干部培训模式的一种创新,是对中山重振虎威下高质量开展干部教育和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迫切要求的积极响应。

  工作方案把市管干部履职所需的素质能力要求分成三大模块,从思想武装、专业素养、领导本领等方面着手。根据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的重点,分模块分步骤分阶段开展靶向性培训,既帮助市管干部解决好当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又立足长远全面增强干部改革创新、谋划发展的领导能力和履职本领。

  同时,中山市建立由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业务单位牵头负责、市委党校具体落实的“1+1+1”培训模式。充分研判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结合当前制约中山发展的问题症结,由三部门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对各领域问题逐条逐个梳理研究,分门别类形成涵盖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文化发展、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发展等领域为代表的系列专题研讨班。

  充分整合市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中山还创建以市委党校为主阵地,市内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中山开放大学等4所院校协同联动的“1+4”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在充分发挥“党校+高校”教育培训基地作用广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基础上,建立常态化的干部教育培训基地联席会议机制,实现硬件、师资、课程、信息等资源共享,促进培训质量提高。

  落地见效

  实施“3个1”促培训出成果

微信图片_20210201101108.jpg

中山创新体验式、访谈式等新型教学模式,提高干部的学习兴趣和成效。

  干部教育培训与时代任务、城市发展紧紧连在一起。

  在中山,教育培训紧紧聚焦重振虎威的要求,把需求调研贯穿训前、训中、训后全过程,切实做到通过培训解决实践问题。

  中山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欧阳贵有指出,光用考试检验不了学习成效,只写心得推动不了工作。干部培训要带着问题学、带着责任学,并将学习成果运用在工作实践、攻坚克难中。

  中山要求学员围绕学习培训内容,结合工作实际,提出创新思路或改进措施形成培训成果,要求牵头单位深入研究推动成果落地落实。针对重点班次,还创新性提出“3个1”学习目标,即学员在训前提出1个工作实践问题、训中制定1个解决方案、训后完成1个实践案例,实现以用促学、学用相长,让干部培训教育的成效成果在部门、镇街开花结果。

  困扰多年的征地拆迁难题终获破解,58小时安全完成南外环起湾道跨线桥的拆除工作并恢复通车,火速解决坦洲快线油气管线迁改难题。中山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克带领全局上下解决了很多“多年难题”,提振了干部队伍精气神。干部运用政策解决土地问题的能力越来越强,阜沙镇党委书记曹富全在培训学习中反复研究资料,学习宅基地政策,与司法部门对接,终于解决了黄圃快线路拆迁停滞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

  在2020年的“六大战役”中,中山全年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约258亿元,增速达106%。2020年1—11月,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500亿元,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91.3亿元,均提前完成全年计划投资任务;2020年全市重点工业项目动工223个、计划投资额454.2亿元。中山七大类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广东省政务服务网,网上可办率100%,全流程网办率达87.1%。全市3362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100%“最多跑一次”,在《2020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中,中山与上海、北京等城市同列营商环境第一梯队。

  培训班只是“上半场”,岗位履职才是“下半场”。当前,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中山经济逐步回暖、稳中有进、稳中向好。通过学习培训,干部队伍真学、真用、真受益,把学到看到悟到的理念、理论和方法,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凝心聚力推动中山重振虎威、加快高质量崛起。

【 打印本页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