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潮南:干部行不行 业绩来说话
春日岭南,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攻坚号角愈发响亮。汕头市潮南区委组织部档案室里,752份区管干部《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记录着攻坚克难的坚实足迹。逐一过筛、分级定性、动态更新,这些采集表成为干部动议前的必查材料。这是潮南区把干部考核功夫下在平时,以动态考核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的重要抓手之一。
近年来,潮南区坚持以实绩论英雄,健全干部平时考核体系,坚持知事识人、以事择人,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群众认不认可作为识别干部、评判优劣、选拔使用的重要标准,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挺膺担当、建功立业。
突出实绩实效,严格以事察人。坚持分层分类考,推动干部定期亮岗位职责、亮工作任务、亮工作实绩。建立干部工作业绩采集机制,按照区管干部和股长以下干部两个层面,对干部近期承担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日常工作实绩等内容进行采集。其中,区管干部侧重分管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组织所有区管干部填写《个人业绩相关信息采集表》,要求考核对象列出最满意的工作和最不满意的一项工作,并通过注明是“牵头负责”还是“参与配合”,分清个人贡献与集体作用,防止吃政绩“大锅饭”。股长以下干部侧重岗位工作任务完成质效,要点式、条目式、数据式列出个人季度工作绩效清单,由各单位进行审核、评鉴并形成排名和等次,建立“一人一档”平时考核实绩档案。推行干部履职情况公开制度,统筹考虑机关、镇街等特点,明确提出平时考核必须以工作实绩作为确定考核等次主要依据,要求“好”等次候选人通过单位组织的会议述职、网络述职等方式,晒出工作量、挂出成绩单,为客观公正开展民主测评提供参考依据。实施干部专项工作自我评价,结合实施“百千万工程”,组织区直各部门、各镇(街道)担任领导职务的区管干部填写《干部履职情况自报表》,区委组织部采取驻点调研、跟踪观察、实地查验等方式,考察干部实绩表现,全方位互相印证。
坚持常态比选,多层面、多角度了解各方面对干部的评价意见,做到多主体印证。聚焦实绩抓考核,坚决打破论资排辈、轮流坐庄,在明确规定“好”等次不超过参加考核总人数40%的基础上,要求各单位根据季度工作完成度、岗位难度等因素动态调整候选名额。组建考核情况信息库,明确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同平时考核“好”等次的置换办法,为选拔任用、职务职级晋升、评先奖优提供可量化的依据。注重差别抓排名,每季度由部门单位“一把手”对本部门本单位区管干部工作表现进行排序评价,区委组织部对各个单位排序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分类分层建立排序数据库,对每季度排名均靠前的干部重点培养,对排名多次靠后的干部予以重点关注。赋予“知事者”更多话语权,采取不带组织意图、不设职务岗位、不做结果反馈的方式,按照可以重用提拔、可作为后备干部培养、适合晋升职级三类人选,组织区领导班子成员书面评价分管单位班子、提出调整配备意见、向区委推荐干部,要求各单位正职推荐本单位优秀干部和年轻干部。
坚持正向激励与反向倒逼相结合,做到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坚持以考促干,加大在“百千万工程”一线考察干部力度,开展争做“推动‘百千万工程’好干部”活动,引导干部打破单位、岗位界限,参与重点任务攻坚破题。依据平时考核结果开展领导班子分析研判,全面分析干部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能力水平等综合因素,以绩看人、知事识人、依事择人,让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结合平时考核发现的问题,区分问题性质、程度、危害,落实反向鞭策,对不担当不作为的领导干部,依规依纪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组织调整等处理。去年以来,参照平时考核结果,选拔调整干部273人次,晋升职级公务员172人次,16名干部因所在镇(街道)“百千万工程”考核等次靠后被暂停晋升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