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干部考核“指挥棒” 肇庆汇聚高质量加快发展之力
2020年1月8日,肇庆星湖旅游景区成功创建国家级5A景区;10月12日,肇庆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10月20日,肇庆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11月10日,肇庆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
在差异化综合考评推动下,2020年肇庆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荣获全国第一。梁小明摄。
一年内圆满完成“四大创建”,实现了肇庆人民多年的夙愿。喜人成绩的背后,激励各级干部在不同赛道赛龙夺锦担当作为的差异化综合考评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肇庆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积极探索实施区域差异化、精准化综合考评,激励引导各级领导班子和广大干部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干事创业,考出了拼劲、考出了狠劲、考出了实绩,有力助推全市上下走对走实走好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
“三个导向”,树好高质量加快发展指路牌
肇庆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突出“三个导向”,设置考核指标和分值权重,推动各地各单位走对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
肇庆突出政治标准导向,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树牢“抓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将“党建工作”作为综合指标的重点,分值设为50分,占综合得分的50%,督促激励领导干部从政治高度深刻理解政绩内涵,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肇庆突出人民至上导向,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法治建设平安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政数改革、教育医疗、劳动保障等社会民生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单列考评,引导领导干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切的实际问题。
肇庆突出新发展观导向,紧扣肇庆“一带一廊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充分考虑各地各单位发展定位、任务要求、资源禀赋及发展特色等方面差异,设置重点工作和自选工作指标,设附加分值90分,精准实施“一地一卷”考评,引导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湾区意识,找准定位、补齐短板、各展其长,在各自赛道上“赛龙夺锦”。
做好“三个优化”,考准考实高质量加快发展成效
肇庆坚持把考核作为推动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持续优化考评方案,严格考核过程,力求做到考核结果客观科学真实。
优化评分方式。肇庆坚持激励与约束并重,按照各地各单位指标落实情况,递进式设置加分和扣分档次和系数。比如,针对“新引进项目本年度实际资金到位率”指标,到位率不足100%的,按照每少5%的差距对应扣减分数,到位率少于70%的,不得分;到位率超过100%的,则对应增加的幅度予以加分,针对增加额超过1亿元的,所加分值最高还可进行1.5倍的分值加权,营造了“多劳多得”“成效越好、得分越高”的良好氛围,鼓励和督促各地各单位完成工作任务甚至是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优化日常考核。肇庆加强对各考评指标的日常监测,由评分单位组成专项考评小组每季度定期深入各地各单位就指标完成的情况和进度进行阶段性检查,了解和掌握各地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差距和异常问题,并将检查情况报送市考评办。市考评办对各地各单位指标完成情况和存在问题进行复核,经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审批后,按季度对党建和社会民生类等重点指标进行情况通报反馈及跟踪督导,督促各地把握时间进度、高质量完成目标任务。
优化等级评定。肇庆考评等次以实绩论英雄,由各指标评分单位进行逐项考评,按考评总得分评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次,市考评办及时综合上报市委常委会审定。同时,设置降低等次和直接评为较差等次情形,对在全面从严治党等工作中失职渎职,造成不良影响的各县(市、区)、功能区直接降低1个等次;对在安全生产责任、森林防火、食品药品安全、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重特大事故,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直接评为较差等次。
在肇庆高新区,用时不到160天,第10000辆小鹏P7下线,反映出肇庆走实走好高质量加快发展路子的决心和冲劲。刘春林摄。
坚持“两个结合”,激发高质量加快发展动力
“要激励干部比实干、比担当、比贡献,不断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以实绩展现各地各单位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的精气神。”肇庆市考评办负责同志指出,肇庆始终坚持把对各地党政领导班子的差异化考核结果转化为对干部的激励鞭策,将考评结果由市考评领导小组通报各地各单位,并以适当方式在一定方位内公布,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荣誉、受重用、得实惠,让后进者有压力、有动力。
坚持考核结果与激励奖惩相结合。对评定为优秀等次且年度工作成效突出或专项工作作出贡献的地区或单位,可视情况评定为特殊贡献奖;对完成效果较差,评为一般、较差等次的地区单位,对其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在全市性会议上作表态发言,并在考评结果反馈1个月内,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报送市考评办。
坚持考核结果与干部管理使用相结合。把考核结果作为各地各单位年度考核等次评定的依据,作为主要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核等次评定的重要参考,作为干部评优评先、教育培训、能上能下的重要参考,营造“不干不提拔、越干越提拔”的鲜明导向。
2020年以来,肇庆新引进项目505个、计划投资总额1159.6亿元,新增开工、竣工产业项目300个、271个,实际投资额分别为301.2亿元、211.5亿元,三个超百亿以上的单体产业项目落地。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程度荣获全国第一,城区八大公园集中开园,中山三院肇庆附属医院、广信中学等大批教育卫生项目投入使用,民生福祉大幅度提升。在“四大创建”等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一线提拔中青年干部近50名,提拔重用基层干部30多名和业务精、专业水平高的干部60多名。